395 蒯(kuǎi)
395 蒯(kuǎi)
【尋根溯源】
蒯姓主要有兩種來源。一是源自姬姓。春秋時、晉國公族有大夫蒯得,因食邑于蒯,故其子孫以邑為氏,稱蒯姓。二也是源自姬姓。春秋時期的衛國衛靈公之子衛莊公的后代。衛莊公名叫蒯聵,他當太子的時候,曾經想刺殺靈公的夫人南子,失敗后出奔晉國,后回衛國,被良夫、孔悝立為衛君。后為晉軍所破,被殺。蒯聵的后代子孫以祖上的名字命姓,稱蒯姓。
【變遷分布】
早期在河南西部與北部活動。漢唐之際,向河北、山東、湖北擴展,并以襄陽郡(今湖北襄樊)為郡望。宋代以來,在江蘇、浙江、安徽等東南地區也有分布。
【名人薈萃】
蒯通:漢代謀士。當劉邦和項羽爭奪天下時,他活躍于政界,為人出謀劃策,以口才好和計謀高聞名天下。
蒯越:東漢末荊州牧劉表的謀士。西漢初名臣蒯通之后人。為人深中足智,魁杰而有雄姿。原本是荊州牧劉表的部下,曾經在劉表初上任時幫助劉表鏟除荊州一帶的宗賊(以宗族、鄉里關系組成的武裝集團)。劉表病逝后與劉琮一同投降曹操,后來官至光祿勛。
蒯祥:明代大臣、宮殿建造大師。官至工部侍郎,食俸一品。自永樂至天順,舉凡內殿陵寢,都是他營繕的。他能用兩只手各握一支筆畫龍,合在一起像一條龍一樣。皇帝每每稱他為“蒯魯班”。
上一篇:百家姓《關(guān)》姓起源
下一篇:百家姓《相(xiàng)》姓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