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劉玉梅
彭燕郊
冰雨的春寒里,盡管是在白日,檐滴也如那個年老的更夫般,不疲倦地敲著凍結(jié)的碎響,報告著加深下去的寂寞。
冰雨的春天,遠(yuǎn)方的旅行因此而延擱了。檐滴匆忙地在石階上急奏著,是為了什么呵?那空虛的,松弛的聲音,是在訴說些什么呵?
農(nóng)村是可愛的,故鄉(xiāng)是可愛的,老了的雙親是可愛的,天真爛漫的弟妹是可愛的……我舍不得離開這兒,然而我不得不快些離開。再見,誰知道在哪年哪月?
把痛苦忘卻,殘酷地,重新生活吧……
冰雨的春天,行李收拾好了的旅行不得不延期了。
冰雨的春天,朋友都星散了,大家都說過道別的,祝福和鼓勵的話了,留下沒有成行的我。
在這兒,伴著冰雨的春天,和檐滴……
時疏時密地,若斷若續(xù)地淅瀝著……
檐滴,請把你的最動人的記憶告訴我。
一九四〇年秋。
從字里行間可以看出,抒情主人公因處于一種雙重矛盾的處境中而具有十分復(fù)雜的心態(tài),流露出一種煩躁不安的情緒。
矛盾之一,“我”留戀故土而又不得不離它而去。這樣的一個行將出走者的內(nèi)心比單純的離家別土更為復(fù)雜,一方面念及故土可愛的一切而“舍不得離開這兒”,另一方面現(xiàn)實又迫使他“不得不快些離開”,于是便生出那種“再見,誰知道在哪年哪月”的感慨:一種還沒動身就已慮及再見時目的對故鄉(xiāng)的留戀,一種對未來無法把握,無法確定的困惑與惆悵。
矛盾之二,是下決心離開故鄉(xiāng),“大家都說過道別的,祝福和鼓勵的話”后,“我”卻為冰雨阻隔,無法成行。行李已收拾好,卻不得不坐在屋內(nèi),無奈地望著無邊的春雨,聽著檐滴叭噠叭噠的碎響,敲在地上,也敲在心上,該是多么的煩燥不安!“梧桐更兼細(xì)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兩重矛盾,這么多不遂愿的事情交織在一起,“我”的煩愁、悵惘可想而知。
作者以檐滴來襯托這種復(fù)雜的心情,也是極妙。檐滴那不緊不慢的無奈的節(jié)奏,那似乎無始無終的永遠(yuǎn)的淅淅瀝瀝,其實什么也沒有訴說的“空虛的松馳的聲音”本身都傳達著一種情緒。望著這檐滴,“我”的內(nèi)心情感節(jié)奏似乎也與那空虛、松馳、無奈的滴落溶為一體。那句“請把你的最動人的記憶告訴我”,是問檐滴,也是自問,使檐滴更加情緒化,使主人公的情緒更加形象化,一下把作品的意蘊推向了一個新的境界。
上一篇:《櫓》鑒賞
下一篇:《歌》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