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美學研究·生活原型
也稱模特兒(model)。指作家、藝術家在藝術創作中塑造藝術形象所依據的實際生活中真實存在的人、事、物。
生活原型作為原生素材,雖然是沒有經過加工改造的自然形態的東西。但卻是藝術家賴以創造藝術形象、藝術典型的源泉和基礎。杰出的藝術家都很重視在生活原型的基礎上創造藝術形象。他們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次要的、插曲式的人物,大都可以在實際生活中找到原型;甚至浪漫主義藝術家筆下的幻想的或荒誕的人物,也不能同生活原型絕緣。
根據生活原型塑造藝術形象并不等于照搬或復制生活原型。從生活原型到藝術形象乃至藝術典型,必須經過選擇、提煉、綴合、移植、改造、推斷、虛構等一系列加工制作的過程。典型化是使生活原型上升為藝術典型的必由之路。由于創作個性和題材、體裁的不同,不同的作家、藝術家在典型化過程中,對生活原型的態度和處理生活原型的方式、方法,是不盡相同的。大體不外乎三種方法。一種方法是“雜取種種人,合成一個”,即“綴合”許多原型造成典型人物。但所謂“雜取”、 “綴合”決非同類許多人物的雜湊或堆砌,而是從生活原型出發,對一些個別的、富有特征的生活現象、能動地進行凝聚、加工,從而創造出具有個性生命而又有深廣的社會概括性的典型形象。另一種方法是以生活中的一個原型為基礎,同時適當吸收其他有關原型事實加以融合,塑造為典型。其好處是有一個人物情節的原型框架,無論增減留去都有一個基礎點。用這種方法,關鍵是選好模特兒。同時又要有豐富的生活經驗,以便于調動一切生活積累對基礎原型進行加工制作,從而使人物形象比原型更為豐富、充實、突出,有更深廣的概括性。再一種則是極端嚴格的“按照模特兒描繪人物”, 寫真人真事的方法。這種方法為傳記文學、報告文學、回憶錄等體裁所常用。真人真事之所以有可能塑造成典型,主要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藝術家選取的真人真事原型有較高的典型性。有的原型本身甚至可以說就是一種社會典型;二是不能照抄真人真事,對真人真事也必須進行選擇、提煉、渲染、加工等一系列的藝術處理。
立足于生活原型, 以生活原型為“基地”塑造典型形象。是人類在長期藝術實踐中積累起來的一條基本經驗,是符合藝術創作規律的。為此,藝術家必須深入生活,到最廣大最豐富的源泉中去觀察、體驗、了解、熟悉各種各樣的人物,不斷擴大生活原型的基地,以使自己的典型創造有著深厚的生活基礎,從而創造出更多的成功的藝術典型來。
上一篇:文藝美學研究·生活使藝術相形見絀
下一篇:文藝美學研究·生活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