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曹增渝
朱湘
我頌揚一切的“偉大”!
它們是太空中的許多太陽。在它們的熱烈的擁抱之下,我們生育;在它們的光華的瞬視之下,我們生長。
它們來了,一切都改變的形象。在一切之上,有“美”的光輪在燦爛。
生存在它們的氛圍中,是幸福的。沒有萎靡;沒有迂滯;沒有渺小……沒有一切的“偉大”的對象。便是雷,便是風暴,它們,“偉大”的反面,也是偉大的。
在詛咒著你的聲響中,同時我們頌揚——啊,“偉大”,我們愛你!
我是一片青草;我是一片綠葉。
我是小溪,我是江河里的一個波浪,我是海洋中的一朵浮漚!
綠葉落了,又有綠葉。
星宿死了,它們的靈魂,在太空之上,仍然燦爛著光明!
太陽收斂了光與熱,歸返到星云之內……在星云的胞胎內,又有新的太陽在創造!
啊,“偉大”,一切的“偉大”,我頌揚你們!
沈從文說:“使詩的風度,顯著平湖的微波那種小小的皺紋,然而卻因這微皺,更見寂靜,是朱湘的詩歌?!?《論朱湘的詩》)對于朱湘的多數作品來說,這種概括大約是準確的。不過,也有例外。比如這篇《散文詩·二》。
這篇作品的基調和風格令人想到郭沫若早年的某些詩作。它的昂揚,它的熱烈,它涵蓋宇宙的氣勢,它擁抱自然的激情……
“我頌揚一切的‘偉大’!”“偉大”在這里已經發生了詞性的轉換——由形容詞轉為名詞。所謂“一切的‘偉大’”,也即“一切偉大的事物”。作者把它們比作“太空中的許多太陽”,并極力強調它們對于眾生——“我們”的意義,強調它們改變一切的力量,強調它們所煥發出來的燦爛的“美”的光輪。
對“偉大”的敬慕和頌揚,正反映了作者對普遍存在的“萎靡”、“迂滯”、“渺小”的極度憎惡,他寧可歡迎“偉大”的反面:雷和風暴。所以無論周圍的人們如何發生詛咒的聲響,作者仍要由衷地頌揚“偉大”。
下面的一部分轉而頌揚生命的循環不息,似乎正是在這一點上,作者溝通了平凡和偉大之間的聯系。“青草”、“綠葉”、“小溪”、“波浪”、“浮漚”,原是極其平凡的,然而,“綠葉落了,又有綠葉”,生命的奧秘和偉大同樣存在于這些平凡的事物之中。同樣的原理也體現在星宿和太陽之中。無論是平凡的綠葉,還是浩瀚的宇宙,生命永遠在這種新舊交替中延續著、創造著。
文末對“偉大”的再次頌揚,想必已融進上述這種深入的思考。
上一篇:《故鄉之歌》鑒賞
下一篇:《散步者》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