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喜辰
墨君(臺灣)
天涯重飛雪,離雁落寒枝,他鄉羈旅,月就更鄉愁。啊,故鄉!你是我夢中擎起的一枝白蓮,清麗而芬芳;你是我生命里常懸的燈火,恒以你溫暖的光,殷殷向我招引。
故鄉,是你,我羽化成螢,穿梭在歲月的幕幃里,尋覓一列童年失落的腳印。我情寄八荒,啊,故鄉!我望穿時光的屏障,走進一片青青的草原……
我仰向月,月是唯一把鄉愁寫在天空的游子;我望向云,云是一路彈唱流浪之歌的旅人。而我,故鄉!我是一只永遠被牽在你手上的風箏。只有你不時讓我回溯生命的根源,不致散失在浩瀚的時空里。只有你,故鄉!我幾番春花,幾番秋月;幾涉拂逆,幾歷挫敗。只有你永遠以一副親切的顏面,接納我回到你溫暖的懷中。
是椰林外一抹橫空的彩虹,是漫漫荒煙里一陣悅耳的鳥叫,是枯木新抽的綠芽,是斜暉脈脈水悠悠的一葉帆影。啊,我美麗的故鄉!只要你在,灰燼中仍可摸到希望的火花;只要有你,即使我是飄墜的枯葉,仍可找到安適的歸宿。
這是一曲懷念故鄉的歌。全曲以熾烈的思鄉情為主線,分為戀念、追溯、苦斗、奮進四個樂章,淋漓盡致地抒發了海外游子的思鄉情感。全詩一詠三嘆,迭宕起伏,情意纏綿,在思緒的變遷中逐漸使主題自然地得到升華。
第一樂章是戀念。作品以“天涯重飛雪,離雁落寒枝”起興,用“他鄉羈旅,月新更鄉愁”點題,開門見山,寫游子思念故鄉。進而,在一片鄉思中,激起對故鄉的憧憬:白蓮、燈火。白蓮出污泥而不染,清麗而芬芳;燈火能驅散黑暗,給人以光明。作者心目中的故鄉,就象白蓮、燈火一樣,不斷給人們芳香和光明,也永遠被游子所喜愛、戀念和向往。
第二樂章是追溯。作者由對故鄉的戀念、憧憬,進而沉入對昔日故鄉生活的回憶。恰似螢火蟲,透過離別故鄉的歲月幕幃,尋覓自己童年故鄉的腳印。他確乎返回孩童時期,在故鄉的原野上任意穿梭,馳騁跳躍,情寄八荒。割不斷的故鄉情,想不盡的童年事,將思鄉情引入深遠境界。童年生活是成人思念故鄉的基石,任何力量都難以動搖。
第三樂章是苦斗。作者由對故鄉的追溯,聯想到離鄉后的艱辛。象夜空中的月亮,年復一年游蕩;又似高天白云,一路彈唱流浪之歌。月有陰晴圓缺,云有濃淡薄厚。離鄉后的生活“幾番春花,幾番秋月;幾涉拂逆,幾歷挫敗”。離鄉旅途的描繪,與思鄉情懷的抒發情景交融,意象萬千。作品還以風箏為喻,永遠被放飛人——故鄉的線牽制。無論飛到天涯海角,終究要被牽回故鄉,從而增強了思鄉情的韌性和力度。
第四樂章是奮進。作品在回首往事、磨礪鄉情的基石上,又對今日的故鄉凝思遐想:那里是一片彩虹,悅耳的鳥叫,枯木新抽的綠芽,斜暉脈脈的帆影。故鄉昔日美,今朝更動人,更令游子向往。作者在美麗的幻想中充滿希望,得到寬慰,鼓起了生活的勇氣。即使在灰燼中也要找到火花;那怕是飄落的枯葉,也要找到安適的歸宿。這種生活勇氣把思鄉之情推向了高潮,使思鄉情懷落到實處,為尋求美好的未來要奮斗不息。
上一篇:《播種》鑒賞
下一篇:《散文詩·二》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