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夏冠洲
陳文和
夏天午后的雷陣雨,是頗具個性的。
它一開始就顯得氣勢不凡。它呼呼地挾著風,帶著雷,橫掃過樹梢和房屋的峽谷。“噼啪——噼啪……”雨點象炒炸了鍋的豆子,打得瓦片叮咚直響。雨點由疏到密,雨腳由緩到急。霎時間,一張巨大的雨網罩下來了,下得天茫茫,地也茫茫……
這雨,不似灰灰蒙蒙的春雨,缺少那份委婉和纏綿;
這雨,也不似疏疏朗朗的秋雨,沒有那種“雨打梧桐響清秋”的灑脫……
嘩嘩嘩……嘩嘩嘩……
夏雨象炸塌了天河,瓢潑而下,滂沱而下,它下的是一種“雨瀑”。
它不象霏霏的淫雨,整日整日地窮下、窮纏,叫人感到難耐的窒息、沉溟!
它來得快,收得也快。不過“一陣子”,卻下得豪爽,下得痛快淋漓。
一陣豪雨,階前濺起了水花,街巷出現了溪流。它沖走了溽暑,蕩滌了污穢,刷新了大地……
夏雨不象是羞澀的少女,只給一花一草以柔情濕潤的親吻;它倒象是魯莽的小伙子,以抑制不住的感情之火和粗暴的手臂,擁抱著大地。
歷史有時也需要大雷雨。沒有夏雨的厚愛,就沒有植物和文明世界的繁茂……
這是奉獻給夏季“豪雨”的一首充滿激情的贊美詩。
古今詩人們,似乎更鐘情青睞于春雨的纏綿和秋雨的灑脫,以致吟詠春雨秋雨的篇什不可勝數;而對于夏雨,卻顯得比較吝嗇,甚至有加以詛咒、抱怨者。陳文和這首散文詩《夏雨》卻別開生面,以熱烈、激越的筆調贊頌夏雨,塑造出一種雷霆萬鈞的夏雨性格。
散文詩用反復渲染和對比映襯的手法,刻劃了“夏雨”不凡的氣勢和豪邁的個性。他“不似灰蒙蒙的春雨”那樣纏綿委婉,也“不似疏疏朗朗的秋雨”那樣灑脫凄清,也不象“霏霏的淫雨”那樣膩味令人愁煩,而是“挾著風、帶著雷”、“瓢潑而下,滂沱而下”、“下得豪爽,下得痛快淋漓”,他“沖走了溽暑,滌蕩了污穢,刷新了大地……”詩中大量的排比句式和富于節奏感的語言,使“夏雨”的形象鮮明,氣勢礴薄,極大地增強了藝術的感染力。十分明顯,作者在這里其實不是在寫夏雨,而是托物言志地寫人,通過“夏雨”這一自然對應物表達了一種對昂揚豪邁的精神召喚,一種對具有陽剛之氣的崇高的生活美的追求,一種對雄性的進擊的人格力量的向往。讀著這首詩,我們耳邊不禁回響起高爾基在《海燕》中所發出的呼喊:“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結尾一句:“歷史有時也需要大雷雨”,更把這種精神呼喚,落實到具有積極意義的人生社會的層面上來了,使作品的主題更加顯豁。
上一篇:《夏夜》鑒賞
下一篇:《夔門》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