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卷授之
【原典】
韓魏公在魏府,僚屬①路拯者就案呈有司事,而狀②尾忘書名。公即以袖覆之,仰首與語,稍稍潛卷③,從容以授之。
【注釋】
①僚屬:屬官,屬吏。②狀:文件,公文。③潛卷:偷偷地卷起來。
【譯文】
韓琦在魏國公府,屬官路拯在他的桌案前呈上有關部門的文書,但是文書的結尾卻忘了簽名。韓琦就用衣袖蓋起來,抬著頭與他講話,悄悄地將文書卷起來,若無其事地交還給他。
【延伸閱讀】
最近加拿大人在網上做了個全球幸福感的民意調查,數據顯示百分之八十四以上的中國人,感覺自己懷才不遇或者大材小用,對當下的處境不太滿意。這樣的比例據說在全世界是最高的。或許正是因為上述深厚的民眾心理的存在,所以如下的段子一直傳唱不衰,甚至被很多人信以為真。話說某個秘書起草了一份文件,需要呈給領導過目,為了讓文件順利過關,也為了讓領導展示才能,他就故意在文件中犯下幾個低級的小錯誤,便于領導審查指正,結果領導英明地挖出了“地雷”,滿足了自己的領導才華,文件也得以順利過關。事實上,類似的故事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大可能發生的,在古代尤其如此。如果某個下屬在公文中因為疏忽犯下了小錯的話,會造成十分嚴重的后果。這也正是韓琦之所以要煞有介事地替屬下掩飾過錯的原因所在。《漢書》中就記載過類似的故事。萬石君石奮一生謹慎,他的兒子們也繼承了他的風格:“建為郎中令,奏事下,建讀之,驚恐曰:書‘馬’者與尾而五,今乃四,不足一,獲譴死矣!其為謹慎,雖他皆如是。慶為太仆,御出,上問車中幾馬,慶以策數馬畢,舉手曰:‘六馬。’慶于兄弟最為簡易矣,然猶如此。”故事雖然說的是石府上下的謹慎,但這種謹小慎微的恐懼,折射出來的卻是嚴酷的社會現實。想必宋代也有相關的懲罰,或許同樣嚴厲,所以韓琦才會極力掩飾。事實上,待下嚴苛的長官很多,更有甚者,完全無視下屬的人格尊嚴。比較之下,韓琦的府衙不啻為一個好的所在,因為:這是一種友好的上下級關系,除了冰冷的制度之外,還充滿了人性的溫情;這也是一種理想的上下級關系,在其中,長官與屬下既有制度上的等級差異,也有同為人的平等寬容。以古鑒今,有心人自會獲益良多。
上一篇:《未嘗見喜怒》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物成毀有時數》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