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2】禮法與國體:西漢政治的歷史與經驗
(邱立波著,中央編譯出版社,41.3萬字,2018年2月第1版,88元)
△這本書收錄討論漢代禮法與國體關系問題相關的論文六篇:①兩漢史籍中所習見之“吏民(人)”用語;②循吏與酷吏:機理與史實的考察;③漢代復仇所見之經、律關系問題;④秦漢時期君臣關系性格的演化;⑤漢代的吏道與師道;⑥瞿同祖先生的著述與學問。附錄:兩漢地方長吏行政實況表。
○廣川董子云:“道者,所繇適于治之路也”。中國之治道,載在五經;百家言尤其儒家之立論,莫不本乎五經,中國治道因此而日新、日日新;依循此道,中國持續生長、擴展,而成為史上規模最大的文明與政治共同體。
○吏治的成熟,是戰國以來中國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這一現象,適應了君主集權政治的需求。在君主(皇帝)和各級官吏聯合統治之下,整個國家管理和社會控制的方式、比較前代,有了極大的改觀。
○奉法,循理,循吏。
○《主術訓》:刑罰不足以移風。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至也。
○瑯琊國,瑯琊郡。
上一篇:破天機:基因編輯的驚人力量
下一篇:立足崗位干好本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