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0】城市的精神2:包容與認同
(〔加〕貝淡寧,〔以〕艾維納主編,劉勇軍譯,36.5萬字,2017年10月第1版,58元)
△選取上海、曲阜、青島、成都、東京、孟買、迪拜等14個城市。
○上海人看人,一上來就是區(qū)分上海人和外地人,而外地人就等同于鄉(xiāng)下人。
○曲阜,2500多年來,行輩70多代,數(shù)以10萬計的孔子后人。
○青島,作為一個城市被創(chuàng)造出來,是非常晚近的事情。清朝光緒十七年(1891年)六月設立“膠澳”。德國殖民青島的歷史只有十六年(1898年到1914年),然而他們?yōu)檫@座城市所建設的基礎工程是當時全中國最好的。
○愛永遠是倫理的,而激情確實是感官的。猶如人餓了要吃飯,渴了要喝水,色欲的滿足也是一種需要。
○“成都是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是最休閑、最適于居住的地方”。成都的精神就是由美麗、卓越、創(chuàng)新與包容這四種價值觀所組成的。
○城市擁有獨特的氣味、氣候、感覺、音樂和情緒。
○“文明從來不會發(fā)生抵觸,只有無知才會導致沖突”。
○孟買充滿活力,有進取精神。
○薩繆爾?約翰遜:“一個人如果厭倦了倫敦,也就厭倦了生活”。
○阿姆斯特丹接受多元主義和多樣性,能夠提供真正的包容模式,這不僅僅以尊重為基礎,還基于另一個更為人性化和傳統(tǒng)的但也很卓越的元素:對其他人的探索欲。
○昔日的小村莊,如今的全球名城——迪拜。未來主義城市。
上一篇: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
下一篇:城邦變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