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3】鄉土中國(修訂本)
(費孝通著,劉豪興編,上海人民出版社,51.9萬字,2013年10月第1版,58元)
△鄉土中國;皇權與紳權;內地的農村;鄉土重建;生育制度。
〇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系著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政治、血緣與地緣、名實的分離、從欲望到需要。這本書出版于1947年。
〇不流動是從人和空間的關系上說的,從人和人在空間的排列關系上說就是孤立和隔膜。
〇鄉土社會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會。常態的生活是終老是鄉。這是一個“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
〇家庭這一概念在人類學上有明確的界說:這是個親子所構成的生育社群。親子指它的結構,生育指它的功能。親子是雙系的,兼指父母雙方;子女限于配偶所生出的孩子。
〇社會秩序范圍著個性,為了秩序的維護,一切足以引起破壞秩序的要素都被遏制著。男女之間的鴻溝從此筑下。鄉土社會是個男女有別的社會,也是個安穩的社會。
〇權力之所以引誘人,最主要的應當是經濟利益。
〇血緣是穩定的力量。在穩定的社會中,地緣不過是血緣的投影,不分離的。“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緣固定了。生,也就是血,決定了他的地。
〇人類行為的動機:人類對自己的行為是可以控制的;人類在取舍之間有所根據,這根據就是欲望。
〇以武力爭奪政權是危事。成固然可以稱王,敗則只有一死,非但一死,而且可以滅族。
〇從韓愈自承的道統起,中國之士,已經不再論是非,只依附皇權來說話了。所謂師儒也成了鄉間誦讀圣諭的人物了。
〇《鄉土中國》雖然是作者在“鄉村社會學”講稿的基礎上撰寫的,但它對中國傳統文化、社會結構的分析,其廣度和深度已高于一個社會學分支學科的層面。“這里講的鄉土中國,并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里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2021年3月20日下午閱畢)
上一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干部教育培訓教材?生態文明建設卷
下一篇:事實改變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