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6】推進生態文明 建設美麗中國
(全國干訓教材編審指導委組織編寫,李干杰主編,人民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18.6萬字,2019年2月第1版,47元)
△5章:[1]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2]大力推進綠色發展;[3]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4]加大生態保護與修復力度;[5]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制。
〇綠色發展:形成綠色空間格局、推進產業結構綠色轉型、推進生產方式綠色轉型、形成綠色生活方式。
〇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打贏藍天保衛戰;打好碧水保衛戰;推進凈土行動;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
〇加大生態保護和修復力度: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構建國土生態安全格局;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保護生物多樣性;修復生態退化地區。
〇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系: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落實黨委和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責任;落實排污者生態環境責任;完善基于市場機制的生態保護;構建生態環境保護社會行動體系。
〇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興則文明興、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麗中國全民行動、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
〇綠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綠色更代表了美好生活的希望、人民群眾的期盼。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基本內涵,也是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的根本之策。
〇統籌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完善空間開發保護制度;科學布局生產空間、生活空間和生態空間;城市是人口聚集的重點,也是生活空間的重點。
〇編制空間規劃,要整合目前各部分分頭編制的各類空間性規劃,包括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現規劃全覆蓋。
〇蘇霍姆林斯基:“學校的每一面墻壁、每一塊綠地、每一個角落,都成為會說話的老師,使學生隨時隨地感受到感染與熏陶,得到無聲的教育”。
〇大氣污染是指大氣中一些物質的含量達到有害的程度以至破壞生態系統和人類正常生存和發展的條件,對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現象。
〇土壤修復技術一般可分為物理、化學、生物修復技術。
〇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推進農村廁所革命。
〇生態保護紅線,是優質生態產品供給線、是人居環境安全保障線、是生物多樣性保護基線、是國家生態安全的底線和生命線。
上一篇:我的應許之地:以色列的榮耀與悲情
下一篇:提升執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