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文藝美學要略·人物·赫拉克利特
赫拉克利特(Herakleitos,約前540—前480),古希臘哲學樸素唯物主義和辯證觀點的杰出代表,被稱為“辯證法的奠基人之一”。出生于小亞細亞以弗所一個貴族家庭,從小勤奮好學,成年之后,承襲了“巴西留” (即王)的名譽職務,擔任一個地區祭祀長,后棄職去埃及、波斯游歷。他所處的時代正是奴隸制成熟時期。由于他對新的政治制度不滿,情緒抑郁哀傷,孤傲自恃,所以世人稱他為“流淚賢人”。
赫拉克利特認為世界是物質的,而且這個物質世界是運動變化的。他提出構成世界最基本的原素是火,火產生一切。“這個世界對一切存在物都是同一的,它不是任何神創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創造的;它過去、現在和未來永遠是一團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燒,在一定的分寸上熄滅”。一切事物都是由火轉換而成的, 它來自火,又歸于火。當火熄滅時,宇宙間的萬物就形成了。赫拉克利特還主張世界按一定規律演化,一切都是永不停息的流動,象水一樣,前水不是后水, “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河流”。在他看來, 健康與疾病,快樂與痛苦,善與惡,生與死在一定條件下都沒有絕對界限。
赫拉克利特的美學思想是他的哲學思想的邏輯延伸。他沿用畢達哥拉斯的和諧的概念,又賦予和諧以新的意義。他認為美在于和諧,和諧在于對立統一, “互相排斥的東西結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調造成最美的和諧;一切都是由斗爭所產生”。他還主張藝術模仿自然,“自然是由聯合對立物造成最初的和諧,而不是由聯合同類的東西。藝術也是這樣造成的,顯然是由于模仿自然。繪畫在畫面上混合著白色、黃色和紅色的部分,從而造成與原物相似的形相。音樂混合不同音調的高音和低音、長音和短音,從而造成一個和諧的曲調。書法混合元音和輔音,從而構成整個這種藝術。”
赫拉克利特認為美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永恒的。 “最美麗的猴子與人類比起來也是丑陋的,最智慧的人和神比起來,無論在智慧、美麗和其他方面,都象一只猴子。”他指出,對于神,一切都是美的,善的和公正的;人們則認為一些東西公正,另一些東西不公正。
赫拉克利特把樸素的辯證法思想引進美學領域,使美學顯示了它的生機和活力,同時也充分表達了赫拉克利特的美學思想,這是當時動蕩的生活和藝術實踐的回聲。當時的藝術實踐給了赫拉克利特以深刻的影響,對他的美學思想起著重要作用。
上一篇:外國文藝美學要略·人物·赫爾德
下一篇:外國文藝美學要略·人物·赫拉普欽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