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6】創新力社會
(〔挪〕特維德著,王佩譯,中信出版社,35.8萬字,2017年1月第1版,75元)
△共7部分:[1]創新力如何發展;[2]創新力的興衰;[3]創新力改變人類;[4]否定論的興起;[5]社會沉疾;[6]理性的天敵;[7]拯救創新力。
〇以宏大的筆法寫出人類發展歷程中,創新力的誕生、發展、起落,以及如何利用創新力解決社會發展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〇釋放創新力,提高適應能力。只有憑借創新力帶來的無限力量才能克服當前面臨的挑戰和危機。
〇大自然擁有無限的創新力。達爾文說過,此類奇跡通過物競天擇、自然選擇,加上隨機變化,就會自然出現。而這種看似簡單的組合就能夠形成創新力。
〇人類文明的繁榮發展需要依靠人類自主產生的創新力,而這種創新力只有在系統同時擁有以下五大要素時才能產生:[1]個體單元;[2]變革驅動者;[3]有效網絡;[4]共同記憶;[5]競爭。
〇將約翰·洛克、托馬斯·霍布斯和孟德斯鳩三人的思想整合起來,我們就會初步掌握創新文明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1]個人權利,如言論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社會契約,即公民遵守法律、依法納稅的義務和政府執法的權力;[3]權力分解。有趣的是,這三個要素還可以被歸納為促進雙贏理念和分解事務這兩個過程。
〇直至1000年前,西方各國還在世界赤貧國家之列。但是,隨著它們的創新力萌芽,從1450年開始,其創新力計幾近爆炸。在之后的250年間,西方各國在軍事、經濟、文化和科技領域取得了無人能及的全球統治地位。
〇導致羅馬帝國覆滅的原因:缺乏經濟效益;奴隸缺乏忠誠,更沒有任何創新的動力;等等。
〇創造現代西方世界的七大步驟: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大航海時代、宗教改革、科學革命、工業革命、女權運動、信息革命、生物技術革命、眾包革命。
〇無政府狀態、暴政狀態和民主狀態。
〇合作讓我們變得更有創新力,創新力讓我們開展合作。
〇140以上接近天才;120-140非常優秀;110-120智力優秀;90—110正常智力;80-90略有遲鈍;70-80低能臨界;70以下,智力缺陷。
〇創新開始:控制火源、石斧、毛皮帳篷、木扦、細石切割、殯葬活動、刀子和繩子、鋸齒刀刃并馴養野狼、骨頭制針、藝術和服飾、草藥、舟、長笛、骨矛。
〇影響力=人口×財富×技術。
〇麻省理工學院的達龍·阿西莫格魯和哈佛大學的詹姆斯·羅賓遜在他們的著作《國家為什么會失敗》中,經過長達450頁的分析,得出結論:國家失敗,是因為國家創造經濟的機構沒能激起人們對節約、投資和創新的需求。
〇我們可以解決問題,可以想出辦法,可以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〇取得成功需要合作而非高壓。成功總是垂青努力實現自愿雙贏交易的人,而非大規模的社會工程師。
〇令人信服的反對者、避免過度制度化、保衛啟蒙、文化與理性。
〇摒棄停滯的世界觀,要擁有創新的世界觀。
〇創新力是應對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出現的種種挑戰的關鍵。
上一篇:關鍵的少數
下一篇:變量:看見中國社會小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