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2】變量:看見中國社會小趨勢
(何帆著,中信出版社,17萬字,2019年1月第1版,59元)
△共5章:[1]怎樣觀察一棵樹;[2]在無人地帶尋找無人機;[3]老兵不死;[4]在菜市場遇見城市設計師;[5]阿那亞和范家小學。
〇過去30年,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三個最主要的慢變量是工業化、城市化和技術創新。
〇慢變量和小趨勢。感知歷史,就是學會從慢變量中尋找小趨勢。
〇“2018年,我在這兩棵樹前發了一個宏愿:在未來30年,我要每年寫一本書,記錄中國的變化”。
〇嘗試用一種“鷹眼視角”來觀察這些變量:既看到遠處的群山,又看到草叢中的兔子。
〇“我的寫作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喚醒你的歷史感,讓你能夠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命運以及自己所處的時代”。
〇美國作家梭羅說:“人們只能看到自己關心的事物”。的確,對我們來說,沒有觀察到的事物就等于不存在,但同樣地,那些能夠被觀察到的事物才是屬于我們的。
〇歷史是由快變量決定的,也是由慢變量決定的,但歸根結底是由慢變量決定的。
〇慢變量是一種一旦打開就無法合上的趨勢。
〇中國企業的核心技術方面仍很落后,可是,中國企業在商業模式創新方面又非常大膽、超前。
〇風口不重要,潮流不重要,洋流才重要。
〇發展初期看大趨勢,發展后期看小趨勢。
〇在未來時代,小眾才是主流。
〇將無人機切入農業,最終可能會影響到農業全行業的鏈條,農業即將發生一場革命。
〇稗草的生長速度比水稻快,癌細胞的生長速度比正常細胞更快。速度為王的時代即將謝幕。一個企業的增長速度最快,并不意味著它最具有成長性,相反,這可能意味著它是商業世界里的雜草。
〇在工業革命時期,美國成功經驗是找到了流水線;在信息化時代,中國經濟要想最終勝出,要靠“群眾路線”。“群眾路線”是一種整合了“工程師紅利”和“市場紅利”專注于應用技術的快速應用,再從應用技術反作用于核心技術,用強大的市場力量誘使核心技術與自己一起演進的戰略。
〇互聯網行業善于應用大數據,但傳統產業的優勢是小數據。
〇海爾要求無論哪個崗位的員工都要從一線干起。
〇凱文·凱利說:所有的公司都難逃一死,所有的城市都近乎不朽。原因是企業總想成為帝國,而城市是一個開放的生命體。
〇迂回就是捷徑,模糊就是清晰,分散就是力量,混亂就是有序。
〇未來的城市將深受互聯網影響,城市空間布局會跟過去有很大的不同。“位置、位置、位置”的傳統房地產“金律”很可能不再適用。城市可能會爆發一場“顏值革命”,這場“顏值革命”來自人民群眾自己創造美好生活的能量。
〇中國的過去二三十年經歷的城市化是一種極其獨特的自上而下的城市化。
〇未來最成功的人是終身學習者,跟有沒有上過大學沒有太大的關系。
〇小趨勢,是變量的密碼。
上一篇:創新力社會
下一篇:古人從政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