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于1924年4月初在斯維爾德洛夫大學所作的講演。經整理發表于1924年4至5月的《真理報》上。1924年5月編入斯大林的《論列寧和列寧主義》的小冊子中。1946年編輯《斯大林全集》時,收入第6卷。
《論列寧主義基礎》是斯大林全面闡述列寧主義科學體系的一部著作,是反對托洛茨基對列寧主義進攻的重要成果。1924年列寧逝世后,托洛茨基接連拋出《論列寧》、《十月革命的教訓》等文章,污蔑列寧是“布朗基主義者”,“憑靈感決定重要問題的中國式官吏”,并在“解釋和改進列寧主義”的口號下,歪曲、篡改列寧主義,偷運托洛茨基主義。斯大林為了闡發列寧主義的科學思想,捍衛列寧主義寫下了《論列寧主義基礎》這部光輝著作。
《論列寧主義基礎》全文八萬多字,除引言外,分九個部分。在引言中,斯大林給列寧主義下了科學定義,指出“列寧主義是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的馬克思主義。確切些說,列寧主義一般是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和策略,特別是無產階級專政的理論和策略。”第一部分講列寧主義的歷史根源。作者闡述了列寧主義是國際工人運動的產物,俄國是帝國主義時代各種矛盾的焦點,所以,俄國成了列寧主義的故鄉。第二部分講列寧主義的方法。斯大林指出列寧的方法是革命的辯證法,它是在批判第二國際的形而上學方法中煉就的,列寧的方法對無產階級革命斗爭實踐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第三部分講列寧主義的理論。闡明列寧的理論是在同第二國際機會主義斗爭中成長起來的,是與革命斗爭實踐相結合的辯證唯物論,指出離開實踐的理論是空洞的理論,不以革命理論為指導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第四部分講無產階級專政。文中指出,無產階級專政問題是列寧主義的基本問題,無產階級專政是無產階級進行革命斗爭的工具,蘇維埃政權是無產階級專政的新型國家形式。第五部分講農民問題。指出,農民問題是列寧主義最迫切問題之一,建立鞏固的工農聯盟,不僅是社會主義革命,也是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第六部分講民族問題。提出民族問題的實質是階級的問題,對被壓迫民族要支持其解放運動,對獲得解放的民族要支持其自決。第七部分講戰略和策略。列寧的戰略和策略是無產階級進行斗爭的科學,爭取勝利的藝術。第八部分講黨。列寧主義的黨是無產階級的最高組織形式,是無產階級的先鋒隊,進行革命斗爭的工具。第九部分講工作作風。提出列寧主義作風是革命膽略和求實精神的統一,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條件。
《論列寧主義基礎》是斯大林全面闡述列寧主義科學體系的一部著作。它不僅給列寧主義下了一個科學的定義,而且論述了列寧主義的理論基礎和基本內容,從而粉碎了托洛茨基的進攻,捍衛了列寧主義,為從思想上和理論上確立列寧主義的歷史地位起了巨大作用。
上一篇:論黨
下一篇:論十大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