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通過一種含盹而遲緩的觸覺,在清晰而又模糊的視野里審視一個村莊。這個村莊似乎跟我血脈相連,情感相依,折磨著我不厭其煩地翹首企盼。
說實在的,想為這種憧憬素描或速寫,我真的來不及細細揣測和準備,以至于感覺不到季節變異的臉色,體會不到大自然的盎然與妖嬈。
如意說這就是一個故鄉人對故鄉的感覺,那么,故鄉是誰的兒子,我又是故鄉的什么人?
終于把自己偽裝成一顆能夠蘊藏仇恨和幻想的種子,能為自然世界分擔責任的自然物種。鼓足勇氣拋出的紅繡球又被故鄉擋了回來的那一刻,是我思念故鄉的頻率起伏不定,太過于精辟太過于追求完美。掩飾不了的沉淪或瑕疵如影隨形,冰釋靈魂的酒杯顫顫巍巍。
想說的話其實找不到恰當的理由表達,依稀記得曾經的童年時光埋葬過太多的理由。理由在時光面前永遠是人生的過去式,如同心靈的光芒照不到狹窄的胡同,終究是行若陌路,匆匆然回旋到現實之中。
有些話原本難于啟齒,更不想背負“逆子”的罵名,充斥著現代版本胡漢三土狗學洋狗叫的“奸名”。可是,彼此認識的朋友,我足以身心相許的大眾情人,你們對我說過:未曾做過賊,卻想偷顆心給我。是的,這份情愫只有分娩回季的天地有資格接納。
我真的希望故鄉不是曾經的故鄉,我輩守望的禾田不再是種植阡陌的孤獨。
當我有足夠的力量喊故鄉一聲爸爸或媽媽的時候,遠在沙漠邊緣望梅止渴的爺爺奶奶已累成駱駝,可他倆依然恪盡職守,甚至義無反顧。我為他們的堅守祈禱。但無盡紅塵是他們傷逝的無冥悲苦。塋前的一塊綠蔭成就了他們一生之夙愿。我時常淚眼汪汪。然而,即便是淚如雨下,沙漠中那淺淺的足跡瞬間被自然風干,只剩下那一塊綠蔭能讓我心靈上稍許地安頓。
這是我不情愿續寫的人生日記。偶爾站在故鄉的田埂上學布谷鳥清音,語無倫次的音拍讓飛過田野的麻雀驚悚。其實是我無處藏身。麻雀為尋覓五谷雜糧,人活著同樣為一張饞嘴而忙碌。
不可能抒寫精彩和深埋富礦的故鄉,我無論怎么言說也不可能為你準備太多的感動。
一路上走來,恍如“欲窗昏曉送流年”。我在尋找故鄉的感覺,故鄉在聆聽我的感受。如兩朵并行的云。
上一篇:《尋找年前的那片青草坪》葉瑞芬散文賞析
下一篇:《尋面記》韓月牙散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