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1】人工智能
(李開復、王詠剛著,文化發展出版社,25.6字,2017年5月第1版,55元)
△共6章:[1]人工智能來了;[2]AI復興:深度學習+大數據=人工智能;[3]人機大戰:AI真的會挑戰人類?[4]AI時代:人類將如何變革?[5]機遇來臨:AI先行的創新與創業;[6]迎接未來:AI時代的教育和個人發展。
〇人工智能的定義:AI就是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計算機程序;AI就是與人類思考方式相似的計算機程序;AI就是與人類行為相似的計算機程序;AI就是會學習的計算機程序;AI就是根據對環境的感知,做出合理的行動,并獲得最大收益的計算機程序。
〇大數據就是大規模的數據,是人工智能的基石。
〇霍金認為“完全人工智能的研發可能意味著人類的末日。”
〇人工智能幾條原則:安全性、價值觀一致性、由人類控制、非破壞性。
〇常識在中文中,有兩個層面的意思:首先指的是一個心智健全的人應當具備的基本知識;其次指的是人類與生俱來的,無須特別學習就能具備認知、理解和判斷能力。“符合常識”、“違背常識”。常識可以給人類帶來直截了當的好處。
〇人工智能不僅是一次技術層面的革命,未來它必將與重大的社會經濟變革、教育變革、思想變革、文化變革等同步。人工智能可能成為下一次工業革命的核心驅動力,人工智能更有可能成為人類社會全新的一次大發現、大變革、大融合、大發展的開端。
〇牛津大學教授伊安·戈爾丁說:“今天世界面臨的最大的三個挑戰:[1]人類趕不上科技發展的速度,來不及調整適應;[2]人類之間的相互連接以及信息的迅速傳播,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危險的一面;[3]對個人或國家短期有益的事情,有可能傷及世界的整體利益(如英國脫歐)。
〇機器帶給人類的不是失業,而是更大的自由與更加個性化的人生體驗。
〇未來是一個人類和機器共存、協作完成各類工作的全新時代。
〇古羅馬有超過29條大型軍事公路,由首都羅馬以輻射式向外擴散,總長超過40萬千米。而秦帝國不但修建了類似的路網,甚至還修筑了最寬處達60米,穿越14個縣,全長700多千米的高速公路:秦直道,又用行政命令的方式統一了全國的車轍標準(車同軌)。都有四通八達的公路網絡。
〇只有人的精神個性,才是人工智能時代里人類的真正價值。只有用開放的心態,創造性地迎接人工智能與人類協同工作的世界,才能真正成為未來的主人。
〇人工智能時代的創業有五個前提條件:[1]清晰的領域界限;[2]閉環的、自動標注的數據;[3]千萬級的數據量;[4]超大規模的計算能力;[5]頂尖的AI科學家;
〇全球目前擁有約25萬名人工智能的專業人才,其中美國占了三分之一。
〇如何學習:[1]主動挑戰極限;[2]從實踐中學習;[3]關注啟發式教育,培養創造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4]互動式的在線學習將愈來愈重要;[5]主動向機器學習;[6]既學習人——人協作,也學習人——機協作;[7]學習要追隨興趣。
〇《真實的人類》里,合成人曾說:“我不懼怕死,這使得我比任何人類更強大”。而人類則說:“你錯了。如果你不懼怕死亡,那你就從未活著,你只是一種存在而已”。
〇的確,人只不過是一根葦草,但人卻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
(2018年1月18日晨0:25閱畢)
上一篇:人口原理
下一篇:人性化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