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荷包牡丹
午后,一杯熱咖啡,香甜而淡淡的玫瑰味道,清晰了倦意的神經,大腦細胞立刻張開興奮的嘴巴,親吻詩意的熱情。在古琴樂曲中,指尖伴隨著音符起落,舞起一串串荷包牡丹的律動,與之共赴一場文字盛宴。
熏風解慍,夏日祥和,偶然翻閱攝影圖庫中一串串玲瓏絢麗的照片,像荷包,像鈴鐺一樣的小花草,躍入眼簾。于是,一段洋溢的詠嘆調,潛伏于心間,傾注于指尖,緩緩敲在素箋上。
這是一日病后初愈的黃昏漫步,偶然在花壇里發現的小東西,著實讓眼前一亮,歡喜一陣子。有時人們期望的風景都在遠方,往往身邊的美麗,卻被忽略,一旦發現,常常會感動得一塌糊涂。
當時不知道她是叫什么名字的花草,只感覺很有詩意、很脫俗、很輕盈、很夢幻。后來碰巧遇到一位園藝師朋友,向她咨詢,她告訴我說,她有個綺麗的名字,叫“荷包牡丹”。還叫“靈心草”“魚兒牡丹”等等別名。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并且說荷包牡丹可以稱得上中國的玫瑰花,如果送這個給情人,比送99朵玫瑰更感人。前提是對方要懂得這花的花語。
于是,她給我講了一個關于荷包牡丹的神話故事。故事的梗概是這樣的:話說古時候,在洛陽一個山清水秀,群峰環繞,景色怡人的小鎮,有一個唯美的風俗習慣:說男女青年一旦訂了婚約,女孩子就要親手繡一對有鴛鴦的荷包送給男孩子,作為信物。在小鎮上住著一位美麗的姑娘,這位姑娘年方十八,心靈手巧,睿智聰慧。織布繡花更是技藝高超,繡在荷包上的圖案精湛絕美,常常會有一些蝴蝶落在上面嬉戲。那時候織繡得好的姑娘最得好人家的青睞,于是給姑娘提親的媒婆絡繹不絕。她家門庭若市,可是姑娘都婉言謝絕了。原來姑娘有了她鐘情愛戀的男子,只是這個男子在塞外充軍已經兩年多了,音訊全無,姑娘也無法給這個男子送去繡好的美麗荷包。這個姑娘就天天盼,夜夜想,苦苦地思念著。于是,她就每個月繡好一個荷包以解思念和牽掛之情,并把這些荷包一一掛在窗前的牡丹枝上。久而久之,荷包形成了串,變成了人們所說的拱形的“荷包牡丹”了。聽了這么浪漫的愛情故事,很感動。所以,我覺得擁有了愛情、親情、友情的朋友,都要珍惜眼前的一切。莫到了人去樓空空垂淚啊!此時想起晏殊的一首小詞《浣溪沙》:“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的句子。相遇是緣,相知是福,相惜就是惜福了。
面對眼前的荷包牡丹,稍有遺憾和感慨。在這個小城里,花離我那么近,然而發現卻那么晚。但我又很慶幸,無論早晚,就在那里,我會與她不期而遇,完成一場美麗的邂逅。就像與朋友們的相遇一樣,有很多遇見,或許是彼此的匆匆過客,或許是神交已久的貼心朋友,或許是相親相惜的姐妹,或許是牽掛一生的摯友。無論怎樣,都要珍惜,珍惜與您擦肩而過的緣;珍惜與您漸行漸遠的對白;珍惜與您攜手明天的情意;珍惜生命中美好的錯過和相遇。
歲月芳華,染指流年。如若不曾相見,如何難舍相遇的瞬間;如若不能相見,如何遭遇荷包牡丹的心動之緣。這個夏季,我借天邊的一抹微藍,涂抹淡粉的嬌顏,滴盡弱水三千,為你蕩起水波瀲滟。感謝生命中有你的陪伴,陪我拈花微笑,聆聽一曲禪音遠……
上一篇:邂逅殘缺之美
下一篇:鄂倫春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