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橫呂布
田橫 呂布
【原文】
田橫[1]既敗,竄居海島中。高帝遣使詔之,曰:“橫來,大者王,小者乃侯耳”橫遂與二客詣雒陽。將至,謂客曰:“橫始于漢王俱南面稱孤,令漢王為天子,而橫乃為亡虜,北面事之,其愧固已甚矣!”即自剄。橫不顧王侯之爵,視死如歸,故漢祖流涕稱其賢,班固[2]以為雄才。韓退之道出其墓下,為文以吊曰:“自古死者非一,夫子至今有耿光。”其英烈凜然,至今猶有生氣也。呂布為曹操所縛,將死之際,乃語操曰:“明公之所患,不過于布,今已服矣。令布將騎,明公將步,天下不足定也。”操竟殺之。布之材未必在橫下,而欲忍恥事仇。故東坡詩曰:“猶勝白門窮呂布,欲將鞍馬事曹瞞。”蓋笑之也。劉守光以燕敗,為晉王所擒,既知不免,猶呼曰:“王將復唐室以成霸業,何不赦臣使自效?”此又庸奴下才,無足責者。
【注釋】
[1]田橫:田橫,秦末群雄之一,原為齊國貴族,在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后,田橫與兄田儋、田榮也反秦自立,兄弟三人先后占據齊地為王。[2]班固:班固(32-92)東漢官吏、史學家、文學家。史學家班彪之子,字孟堅,漢族,扶風安陵人(今陜西咸陽東北)。除蘭臺令史,遷為郎,典校秘書,潛心二十余年,修成《漢書》,當世重之,遷玄武司馬,撰《白虎通德論》,征匈奴為中護軍,兵敗受牽連,死獄中,善辭賦,有《兩都賦》等。
【譯文】
田橫兵敗以后,便逃到海島上去。漢高祖劉邦派使者前去招降他,說:“如果田橫投降,大的可以封王,小的也可以給個侯爵。”于是田橫隨帶二門客前往洛陽。快要到達的時候,田橫對門客說:“我曾經和劉邦一樣都是坐處南面稱為皇帝,現在漢王劉邦當了天子,而我田橫卻成了逃亡的俘虜,如今我面北向他行禮稱臣,這對我而言實在是件羞恥的事情啊!”于是拔劍自殺了。田橫不屑于王侯爵位的榮耀,視死如歸,所以漢高祖為其逝去流下眼淚,并且還在說他是位賢人。班固則認為田橫是一個“雄才”。韓愈路過田橫的墓時,寫了一篇悼念他的文章,其中寫道:“自古以來死去的人不知有多少了,先生的死至今還散發著光芒。”他的氣節凜然成風,至今還有著振奮人心的豪氣。呂布被曹操抓住,將要面臨死亡的時候,呂布對曹操說:“您所懼怕的人,沒有超過我的了吧,現在我已愿意降服了。讓我帶領騎兵,您統領步軍,這樣,天下就不難平定了。”最后曹操還是把他殺了。呂布的勇猛未必在田橫之下,而他卻想忍受恥辱去順從敵軍,所以蘇東坡曾有詩說:“猶勝白門窮呂布,欲將鞍馬事曹瞞。”這是在嘲諷呂布的不知廉恥的行為。五代時后梁的劉守光自稱燕帝,兵敗之后被晉王擒住,知道自己不能被赦免死罪,還大聲的哀求晉王說:“大王打算恢復大唐來成霸業,為什么不可以赦免臣的罪過,讓我為您效力呢?”這個劉守光是個庸俗的小人,又是一個一等一的蠢貨,根本不值得去責備他。
【評析】
本文主要通過敘述三段歷史故事,對比出田橫與呂布、劉守元面對死亡的兩種不同反應,諷刺了呂布、劉守元的貪生怕死,贊揚了田橫的英烈凜然。田橫戰敗,劉邦為鞏固政權,對田橫提出“大者王,小者乃侯耳”的條件,田橫忍受不了屈辱,拔劍自殺,田橫寧死不受辱的精神感動漢高祖,班固也稱其“雄才”,韓愈更是在祭文里贊嘆道“自古死者非一,夫子至今有耿光”。洪邁由此也贊道“其英烈凜然,至今猶有生氣也”。然而呂布被曹操擒住,呂布請求曹操保命,最后還是被曹操殺了,比之田橫“不顧王侯之爵,視死如歸”當然是差遠了。呂布同曹操曾用樣是一方諸侯,失敗卻愿意侍奉曹操。雖然其才干可比田橫,但臨死之際,卻沒有田橫那樣的氣魄,所以洪邁就借蘇東坡的一首詩嘲笑他貪生怕死。劉守光其路數同呂布一樣,但卻沒有呂布的能耐,李存勖當然不會理他。洪邁對此就評論道:“此又庸奴下才,無足責者”。鄙視之意,躍然紙上。田橫,呂布,劉守光都是一方諸侯,失敗之后態度截然不同,同是難逃一死,表現各異,孰高孰下,不言而喻。洪邁講田橫、呂布、劉守光的故事,有借古喻今的意味在里面。
上一篇:《容齋隨筆·田宅契券取直》譯文與賞析
下一篇:《容齋隨筆·糖霜譜》譯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