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賢啟狀
唐賢啟狀
【原文】
故書中有《唐賢啟狀》一冊,皆泛泛緘題[1]。其間標為獨孤常州及、劉信州太真、陸中丞長源、呂衡州溫者,各數十篇,亦無可傳誦。時人以其名士,故流行至今。獨孤有《與第五相公書》云:“垂示《送丘郎中》兩詩,詞清興深,常情所不及。‘陰天聞斷雁,夜浦送歸人。’酖麗閑遠之外,文句窈窕悽惻,比頃來所示者,才又加等。但吟誦嘆詠,大談于吳中文人耳。”又云:“昨見《送梁侍御》六韻,清麗妍雅,妙絕今時,掩映風騷,吟諷不足。”按第五琦乃聚斂之臣,不以文稱,而獨孤獎重之如此。觀表出十字,誠為佳句,乃知唐人工詩者多,不必專門名家而后可稱也。
【注釋】
[1]泛泛緘題:扣題不夠深入。[2]以:認為。[3]詞清興深:文辭清麗,比興深刻。[4]文句窈窕凄惻:文辭美艷而又凄慘動人。[5]不以文稱:不以詩文著稱后世。[6]重:看重,推崇。
【譯文】
舊書中有《唐賢啟狀》一冊,都是普普通通的書信。其中標有獨孤常州及、劉信州太真、陸中丞長源、呂衡州溫的題目,每個都有數十篇,也沒有什么可傳誦的。當時的人認為他們是有名氣的士人,所以流傳至今。獨孤及在《與第五相公書》中說:“承蒙垂示《送丘郎中》兩詩,文辭優美比興深刻,不是一般情感就能表達出來的。‘陰天聞斷雁,夜浦送歸人’兩句除了濃麗閑遠之外,文句窈窕凄慘,比最近所看到,文才又有升高。不但自己吟誦嘆詠,還與吳中文人一起談論起這首詩。”又說:“昨日見到《送梁侍御》六韻,清麗妍雅,巧妙絕倫一時,隱約襯托出《國風》、《離騷》,吟誦不足。”據考察,第五琦本是一位搜刮民財的大臣,不以文辭稱道,而獨孤及對其看重的程度竟到如此地步。看到這十個字,的確可視為佳句,才知道唐代人作詩的人很多,不一定是專門名家的詩才值得稱道。
【評析】
在本文中,列舉了《唐賢啟狀》一書中的兩個例子。作者認為雖然獨孤常州及、劉信州太真、陸中丞長源、呂衡州溫是很有名氣的人,但是其作品沒有什么值得稱贊傳誦的。但是獨孤及的《與第五相公書》中,記載了一位不以文辭稱道的大臣所寫的文章,卻是佳作。從而在文章的最后得出“工詩者多,不必專門名家而后可稱也”的結論。
上一篇:《容齋隨筆·唐詩人名不顯者》譯文與賞析
下一篇:《容齋隨筆·外臺秘要》譯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