盍西村《【越調】小桃紅·【越調】小桃紅·【越調】小桃紅》題解|注釋|鑒賞
盍西村
盍西村,元初散曲作家。生卒年不詳。盱眙(今屬江蘇)人。《太和正音譜》贊其詞“如清風爽籟”。今留存小令17首,套數1首,內容主要是即景抒情,如〔越調·小桃紅〕《臨州八景》寫“東城早春”、“西園秋暮”、“江岸水燈”、“金堤風柳”、“客船晚煙”、“戍樓殘霞”、“市橋月色”、“蓮塘雨聲”,風格清新流暢。
【越調】小桃紅
江岸水燈
萬家燈火鬧春橋,十里光相照,舞鳳翔鸞勢絕妙①。可憐宵②,波間涌出蓬萊島③。香煙亂飄,笙歌喧鬧,飛上玉樓腰④。
【題解】
盍西村的【越調·小桃紅】共八首,總名“臨川八景”。這首曲描寫了正月十五元宵佳節江岸鬧花燈的盛況。作者先從大處渲染,萬家燈火,人流如潮,十里長堤,華麗明亮。人們正盡情觀賞時,水中又涌現出燈火通明的彩船,令人目不暇接。江岸水上,彩燈交相輝映,加上空中飄來繚繞的香煙和喧鬧的笙歌,將這江岸燈節的氣氛推向高潮。
【注釋】
①舞鳳翔鸞——飛舞的鳳凰、翱翔的鸞鳥,形容形態各異的燈火表演。鸞,傳說中鳳凰之屬。
②可憐——可愛。宵,夜晚。
③“波間”句——喻波浪中的燈火彩船。
④玉樓——天帝的處所。
【越調】小桃紅
金堤風柳
落花飛絮舞晴沙①,不似都門下②。暮折朝攀夢中怕③。最堪夸,牧童漁叟偏宜夏。清風睡煞④,淡煙難畫,掩映兩三家⑤。
【題解】
本支曲也是“臨川八景”之一首。作者在寫出柳絮紛飛,日朗沙清,淡煙難畫的美景的同時,也寫出此處人們生活的無拘無束、逍遙自在。牧童、漁翁無憂無慮,“兩三”人家,在清風中酣睡,令作者向往、羨慕不已。相比之下,在“都門”中生活的人們卻要折腰事權貴,終日擔心受怕,勾心斗角,作者由衷地表示了對都門生活的厭惡與否定。
【注釋】
①飛絮——此指柳絮。晴沙,晴日的沙灘。
②都門——京城城門。此處指京城。
③折——折腰。攀,攀附。此句謂官場生活沉浮艱險,順逆無常,連睡夢之中也要擔驚受怕。
④清風睡煞——趁著清風好好地睡上一覺。煞,表狀態、程度的補語。
⑤掩映——若隱若顯,隱約其間。
【越調】小桃紅
雜詠
綠楊堤畔蓼花洲①,可愛溪山秀,煙水茫茫晚涼后。捕魚舟,沖開萬頃玻璃皺②。亂云不收,殘霞妝就,一片洞庭秋③。
【題解】
盍西村的《雜詠》共八首,此為第六首。本支曲描寫了充滿詩情畫意的洞庭秋景。柳堤花洲,漁舟煙水,空中的亂云殘霞,寥寥幾筆,就描繪出一幅秀麗宜人、格調明快的風景畫。
【注釋】
①蓼花洲——長著蓼花的水中小塊陸地。
②玻璃皺——沖起的波浪如同玻璃表面起了皺紋。
③洞庭秋——洞庭湖的秋色。
上一篇:王和卿《【中呂】陽春曲·【仙呂】醉中天·【雙調】撥不斷》題解|注釋|鑒賞
下一篇:范居中《【正宮】金殿喜重重(南北合套)》題解|注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