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趙春芹魏惠明
【原詩】:
常記溪亭日暮(1),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2)。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原詩作者】:李清照
【導讀入境】:
李清照是我國宋代著名的女詞人,她的一生雖然坎坷多難,但她青年時期卻過著悠閑風雅的生活。常常創作一些飲酒佳作,記錄著她充滿情趣的各種郊游活動。請看下面這位活潑純真、熱愛生活的女詞人的一次郊游吧:
曾經記得那是一個盛夏的時節,我們相約在溪亭之上。幾位摯友開懷暢飲,美酒飄香,知心話語,海闊天空。真是酒逢知己千杯少,你一杯,我一杯,一直喝到太陽落山,夜幕降臨。好盡興,好暢快。帶著這美好的感覺,要回家了。踏上我的小舟,搖起我的船槳。小船劃著劃著,卻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誤入荷花池塘深處。只好猛劃槳奪路前行了,那急切的劃槳聲打破了荷花深處的寂靜。于是,雙雙對對棲眠宿在荷花深處的鷗鷺撲楞楞地飛起,用疑惑的眼神盯視著這無端闖入它們美好領地、破壞了他們恬淡寧靜生活的不速之客。
【賞析】:
這首《如夢令》是李清照前期詞中的一顆明珠,展現的是詞人美好的內心世界和她高雅的生活情趣。
她的詞擅長白描,善用口語。“常記溪亭日暮”把我們拉到詞人美好的回憶中。“溪亭”是那么雅致的所在,“日暮”又是那么富有詩意,能引發人們浮想聯翩的時刻。“沉醉不知歸路”,原來在日暮時分飲酒溪亭之上是為了友人歡聚。盡興而歸,歸不識路,誤入荷花深處。美好的時刻、美好的景致、美好的故事,就是用這么樸實的語言表達出來,親切感人。
李清照的詞還善用疊句格律。“爭渡,爭渡”讀來帶有一種韻律感,節奏感。同時,詞人誤入荷花深處,本不在意,卻又要急切找尋歸路搶路前行的猛力劃槳聲如在我們耳旁。那無憂無慮、有說有笑的神態如在我們眼前。鷗鷺被驚起了嗎?對不起,撲愣愣的折翅飛起又給我們的詞人增添了生機和樂趣。
【思考題】:
從詞中能體會到詞人怎樣的性格?
上一篇:中學生《大風歌》古詩詞鑒賞
下一篇:中學生《如夢令》古詩詞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