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遵憲
五月十三夜江行望月
灑淚填東海,而今月一圓。
江流仍此水,世界竟何年。
橫折山河影,誰攀閶闔天?
增城高赤嵌,應照血痕殷。
作者簡介 黃遵憲(1848—1905年),字公度,別號人境廬主人,廣東嘉應州(今梅州)人,光緒二年(1876年)中舉人,歷充駐日本參贊、舊金山總領事、駐英參贊、新加坡總領事,戊戌變法期間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撫陳寶箴推行新政,戊戌政變后罷歸。工詩,喜以新事物熔鑄入詩,有“詩界革新導師”之稱。作品有《人境廬詩草》《日本國志》《日本雜事詩》等。
題解 《馬關條約》簽訂后的光緒乙未年(1895)五月,黃遵憲至湖北辦理教案,在漢口月夜泛舟長江,寫下此詩。
簡析 詩人泛舟長江,仰望明月,仿佛看到月中山河破碎之影,聯想到臺灣人民斑斑血淚,不禁悲情難抑。詩人把圓月作為藝術意象,抒發其報國之心,填海之志,體現了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世界竟何年”之嘆暗含對清政府喪權辱國行徑的譴責。此詩悲壯凄愴,意境曠遠蒼涼。
上一篇:黃翼圣《渝城度歲》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黃鶴樓》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