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部分 萊蒙托夫
小馬哥:
萊蒙托夫是繼普希金之后俄國又一位偉大的詩人。
安子:
萊蒙托夫被稱為俄羅斯的民族詩人,出生于1814年,死于1841年。
俄羅斯歷史上這兩位著名的詩人都非常短命,普希金只活了38歲,就在決斗中受傷死去,而萊蒙托夫只活到27歲。
萊蒙托夫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天資聰穎,通曉多種外語,在藝術方面也很有天分。后來考入莫斯科大學,經過一段時間學習后轉入圣彼得堡近衛軍騎兵士官學校。
萊蒙托夫最著名的詩歌,就是《詩人之死》。這是萊蒙托夫聽到普希金因決斗而死的消息后,悲憤至極,寫下的著名詩篇。《詩人之死》激怒了沙皇,震驚了整個社會。結果,在沙皇尼古拉一世的親自安排下,萊蒙托夫被流放到高加索。后來,法國公使的兒子巴蘭特與萊蒙托夫決斗,萊蒙托夫中槍而亡。
萊蒙托夫現實主義創作的最高成就就是長篇小說《當代英雄》。
今天,我們就為大家介紹這些蘇聯作家及其作品,希望在這個夏日,帶給您更多溫馨的書香。
注解:1837年,普希金收到一封匿名信,上面寫著一個與他妻子有染的人想任命其為助理兼歷史學家。這個給他帶來羞辱的人只可能是喬治·查爾斯·德西科倫·丹特士,一個一心想征服普希金的妻子娜塔莉亞的花花公子。普希金別無選擇,只能向丹特士提出決斗。同年6月6日,普希金在決斗中去世。
普希金去世后,年輕詩人萊蒙托夫在他非正式發表的詩作《詩人之死》中指責上流社會串通一氣,制造了普希金的死亡,并要求對丹特士予以嚴懲。
上一篇:莎士比亞其人作品解讀
下一篇:阿加莎·克里斯蒂其人作品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