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佗的五禽戲
【點睛之筆】
華佗(約145~208年),是三國時代著名的醫學家,同時也是一位偉大的養生專家。據史料記載他被曹操所殺時已是64歲的老人,但仍是耳聰目明、滿頭黑發。華佗模仿虎、鹿、熊、猿、鶴的姿態去運動,自創了“五禽戲”,這就是華佗的養生秘訣。
【經典解讀】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五禽戲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鍛煉方式。由于華佗堅持練習“五禽戲”,所以他臉似古銅,黑發滿頭,牙齒堅固,步履穩健,身體十分健康。
五禽戲是模仿五種禽獸的動作,因此不同的意守部位,不同的動作,所起的作用也有所差別。虎戲是模仿虎的形象,取虎的神氣、善用爪力、搖首擺尾和鼓蕩周身的動作;鹿戲即模仿鹿的形象,取其長壽而性靈的特點,善運尾閭(lǘ)(位于脊椎骨的最下段),要求意守尾閭,具有通經絡、行血脈、舒展筋骨的作用。熊戲即模仿熊的形象,熊體笨力大,外靜而內動,要求意守中宮(臍內),可以使氣血通暢;猿戲即模仿猿的形象,因猿有機警靈活、好動無定的特點,所以練猿戲就是要外練肢體的靈活性,內練抑制思想活動,達到思想清靜,體輕身健的養生目的,并要求意守臍中,練習時要以求形動而神靜;鶴戲,即模仿鶴的形象,動作輕翔舒展,練習時要求意守氣海(臍下腹部即丹田),練習鶴戲具有調達氣血、疏通經絡、活動筋骨關節的作用。
由此可見,五禽戲的五種功法雖各有不同,但又是一個統一的、系統的整體,若經常練習,可以養精神、調氣血、益臟腑、通經絡、活筋骨,具有祛病、健身的功效。
上一篇:國學《半部《論語》治天下》賞析
下一篇:國學《華北四寶之一——趙州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