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杰(1876—1916)是美國小說家。一八七六年一月十二日生于加利福尼亞州的舊金山,生父以占卜謀生,養父是破產農民,家境極其貧困。杰克·倫敦十歲當報童,十四歲當童工,后作過牧童、水手、蟊賊等。一八九四年參加失業工人組成的“工人軍”挺進華盛頓,失敗后成了一名流浪者,浪跡北美。一八九六年春,他被淘金浪潮卷到阿拉斯加的克朗代克,辛苦十六個月,染疾而歸。這兩個時期的生活經歷,成了他日后創作的豐富的素材。一八九八年起,杰克·倫敦一邊做工謀生,一邊自修大學課程,后考入加利福尼亞大學,因生活貧困,修學一年便被迫輟學。但他毫不氣餒,發憤自學,踏上了艱苦的文學創作生涯。一九〇〇年美國社會黨成立后,他積極投入進步社會活動,并加入社會黨。一九一〇年起開始脫離社會斗爭,創作明顯衰頹。一九一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因精神崩潰而自殺。杰克·倫敦一生多產,寫了包括長、中短篇小說、劇本、報告文學、傳記、詩歌及政論達五十卷。其中,一百五十篇短篇小說占有重要地位。被稱之為“北方故事”的短篇,主要以阿拉斯加北方生活為題材,描寫在嚴酷的自然環境里的人生搏斗。作品充滿異域情調和浪漫氣息,風格粗獷、冷峻,筆力雄勁,富有傳奇性。最著名的篇章是《熱愛生命》(1906),小說描寫一個彈盡糧絕,孤獨無援的淘金者,在荒野峽谷七天七夜的求生經歷,蘊含著人戰勝自然,生戰勝死的積極思想。杰克·倫敦的優秀短篇還有《一塊牛排》(1911)、《在甲板的天篷下面》(1913)、《墨西哥人》(1913)等。在杰克·倫敦的十九部長篇小說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野性的呼喚》(1903)、《海狼》(1904)、《白牙》(1906)、《鐵蹄》(1908)和《馬丁·伊登》(1909)?!兑靶缘暮魡尽泛汀栋籽馈?,通過描寫動物之間的沖突來闡明人間哲理,同時又流露出“適者生存”的思想。在《海狼》中,作者塑造了具有過人體力和智力的強徒拉森的形象,旨在攻擊尼采的超人哲學。政治幻想小說《鐵蹄》是作者積極投身工人運動的成果,小說采用革命者埃弗哈德的妻子愛薇絲回憶錄的形式,描寫了無產階級以暴力手段反抗“鐵蹄”(美國壟斷資產階級專政)的斗爭,塑造了工人領袖的形象,這是美國第一部具有無產階級性質的文學作品?!恶R丁·伊登》(1909)是杰克·倫敦篇幅最大的一部長篇小說,它的前半部分帶有自傳性質,但主要故事情節是虛構的。小說描寫青年水手馬丁·伊登由于偶然的機會進入一個名律師的家庭,律師家的小姐羅絲鐘情于這個精力充沛、富有粗獷的男性美的無產者,馬丁·伊登也因羅絲的美貌也將她理想化。但當馬丁·伊登陷于窘困境地時,羅絲斷絕了同他的關系。馬丁·伊登忍著極大的痛苦,經過奮發努力,終于成名,受到過去鄙視他的人的奉承和吹捧,羅絲哭泣著向他乞求恢復關系。然而,馬丁·伊登在躋身上流社會后,發現自己所得到的這一切都是空虛、欺騙的化身,精神上陷入極度痛苦,最后以自殺了結一生。小說通過馬丁·伊登的經歷,暴露了資產階級社會的虛偽和腐朽。作者把主人公的個人奮斗寫成悲劇,具有深刻的啟示性,后來不少作家描寫各種“美國理想”的幻滅,多少都受其影響。《馬丁·伊登》著重在行動中突現人物性格,故事情節緊湊,人物語言富于個性化、心理描寫豐富多變。杰克·倫敦的思想始終充滿著矛盾。他較早接觸到馬克思主義,一度傾向社會主義,因而能夠達到一般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所不及的思想高度。但是,他也接受了尼采超人哲學的影響,終身未能擺脫個人主義的頑癥,最后導致了創作生命的毀滅。然而,他的優秀現實主義小說,至今仍具有很高的認識價值和強烈的藝術魅力。
上一篇:楊衒之的《洛陽伽藍記》
下一篇:林則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