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 不形于言
三十三 不形于言
韓魏公器重閎博,無所不容,自在館閣,已有重望于天下。與同館王拱辰、御史葉定基,同發(fā)解開封府舉人,拱辰、定基時有喧爭,公安坐幕中閱試卷,如不聞。拱辰憤不助己,詣公室謂公曰:“此中習(xí)器度耶?”公和顏謝之。公為陜西招討,時師魯與英公不相與,師魯于公處即論英公事,英公于公處亦論師魯,皆納之,不形于言,遂無事。不然不靜矣。
【譯文】
韓魏公韓琦為人處世沉穩(wěn)大度,沒有什么不能容忍,早在他在學(xué)堂讀書的時候,名望就已經(jīng)傳遍天下了。他與同學(xué)堂的王拱辰,還有御史葉定基,一同被派到開封府掌管科舉考試。王拱辰和葉定基經(jīng)常發(fā)生爭吵,而韓琦坐在幕室批閱試卷,好象什么都沒聽見一樣。王拱辰埋怨韓琦不幫助自己,到韓琦的幕室,對韓琦說:“你是在幕室中鍛煉氣度吧?”韓琦臉色平和地向王拱辰道歉。韓琦在陜西征討叛軍時,顏師魯與英公李勣不和,顏師魯在韓琦那里就說李勣的壞話,而李勣在韓琦那里也說顏師魯?shù)膲脑?。韓琦聽后,從不將這些話說出去,所以顏師魯和李勣才沒有鬧起來。否則就不得安寧了。
【評析】
韓琦在王拱辰和葉定基發(fā)生爭吵的時候,將自己置身事外,所以才能心平氣和地在幕室里批閱試卷;在顏師魯和英公向自己說對方的壞話的時候,也將自己置身事外,所以才能阻止顏師魯和英公之間的吵鬧。在這里,韓琦的“置身事外”起了很大的作用。
我們每天都要和外面的人和事打交道,因此,就存在一個基本態(tài)度的問題。外面世界紛繁復(fù)雜,但僅僅憑借個人的經(jīng)歷是無法徹底認清這個世界的,同時自己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把方方面面的事情都處理得井井有條。因此,我們就要嘗試超脫外界事物對我們的羈絆,保持一種釋然的態(tài)度。
典例闡幽 寬容別人就等于寬容自己
這是一個越戰(zhàn)歸來的士兵的故事。他從舊金山打電話給他的父母,告訴他們:“爸媽,我回來了,可是我有個不情之請。我想帶一個朋友同我一起回家。”“當(dāng)然好?。 彼麄兓卮稹拔覀儠芨吲d見到的?!?/p>
不過兒子又繼續(xù)下去“可是有件事我想先告訴你們,他在越戰(zhàn)里受了重傷,少了一條胳臂和一只腳,他現(xiàn)在走投無路,我想請他回來和我們一起生活?!?/p>
“兒子,我很遺憾,不過或許我們可以幫他找個安身之處。”父親又接著說“兒子,你不知道自己在說些什么。像他這樣殘障的人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負擔(dān)。我們還有自己的生活要過,不能就讓他這樣破壞了。我建議你先回家然后忘了他,他會找到自己的一片天空的?!?/p>
就在此時電話掛上了,他的父母再也沒有他的消息了。
幾天后,這對父母接到了來自舊金山警局的電話,告訴他們親愛的兒子已經(jīng)墜樓身亡了。警方相信這只是單純的自殺案件。于是他們傷心欲絕地飛往舊金山,并在警方帶領(lǐng)之下到太平間去辨認兒子的遺體。那的確是他們的兒子,沒錯,但令人驚訝的是,他們的兒子居然只有一條胳臂和一條腿。
故事中的父母就和我們大多數(shù)人一樣。要去喜愛面貌姣好或談吐風(fēng)趣的人很容易,但是要喜歡那些造成我們不便和不快的人卻太難了。我們總是寧愿和那些不如我們健康,美麗或聰明的人保持距離。
上一篇:忍學(xué)《三十七 委曲彌縫》譯文與賞析
下一篇:忍學(xué)《三十九 直為受之》譯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