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1】蔡康永的情商課:為你自己活一次
(蔡康永著,湖南文藝出版社,16.4萬字,2018年11月第1版,42元)
△共5個部分:[1]我們要互相依靠,而不是互相控制;[2]“自己”很抽象,卻也如此扎實與重要;[3]“負面”情緒,跟你想的不一樣;[4]負面字眼,其實蘊藏蓬勃生機;[5]讓山是山,讓我們是自己。
〇佛經講人類存在的基礎,叫作“五蘊”:色、受、想、行、識。
〇獨處的能力,是使我們與別人不一樣的關鍵能力。
〇哲學家愛比克泰德在兩千多年前說過:“先對自己說,你將要成為什么,然后再告訴自己,必須要做什么。”自言自語,自說自話,自問自答,在大驚小怪的人群眼中,被當成一個人有毛病的征兆。然而所有努力要越活越明智的人,每個人都是一路自問自答而成長的。
〇要做好一個人,當然要能夠辨認當下的自己,正處于什么樣的情緒,從而漸漸了解自己,然后一步一步地,具備安放情緒的能力。這就情商。
〇長期的自己,是肉身與靈魂。當下的自己,是情緒。
〇智慧,從辨認自己的心開始,別容許自己變成一個對內心無可奈何的人。
〇不要追求對人都無差別的熱情,沒有親疏之別,怎么對得起你生命中那些重要的人?
〇沒有黑影,你就感受不到亮光;沒有黑影,你就會把亮光視為理所當然。
〇很多所謂“負面”的事,只是來自粗魯的誤會。
〇把心力全用來評論小事的好壞,就沒力氣去在乎少數重要的事了。
〇人類比動物多出太多事:音樂、法律、貨幣、婚姻、公司、醫學、網絡,都是我們折騰出來的。
〇消化情緒需要采取有效的行動,而選擇有效行動的依據,是厘清自己的感受。
〇處理傷心事,別學愛情片里故弄玄虛的表達方式,而要學戰爭片和動作片里的表達方式。
〇沒有人不自卑。恰如其分的自卑是一定要的。
〇生命不是印刷品,而是每個人一筆一筆畫出來的。
〇王國維:“人生過處唯存悔,知識增時只益疑”。
〇樂趣與責任感,是趕走空虛感的重要咒語。
〇交朋友,交那些不怕跟我們唱反調的朋友,交那些能夠理解各種立場的朋友,交那些見識廣博、見解多元的朋友。
〇一直看同類的戲劇或書籍,一直吸收本來就知道的內容,一直討論本來同意的事,等于一直活在同一個房間內,辜負了世上許多與我們不同的人、不同的想法。
〇沒有人能追求“所有的幸福”。這種東西不存在。只有一種東西,是“我的幸福”。
〇盡了人事之后,才聽天命;不是不盡人事,先聽天命。
〇幸福是建立在一件事情上,就是我們的感覺。
〇自己身上可以改變的東西太多了:性格、心情、態度、觀念,都可以改變,可以變得更明白、更舒緩、更恰如其分。
上一篇:獲利之道
下一篇:認知天性:讓學習輕而易舉的心理學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