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承恩·示二子十箴》原文注釋與譯文
二子者,侄克嗣,子克紹,皆已弱冠①,克嗣近且授室矣②。茲予北上③,二子弗克從。慮其居家行之弗率也④,作十箴以貽之。
節飲
惟是狂藥⑤,古人所尤⑥。敗德廢事,率酒之由⑦,矧汝幼年⑧,卓立伊始⑨。沈湎荒怠⑩,何所不至。
慎疾
人本無疾,疾乃自取。戕傷天和(11),抑閼生理(12)。徇欲傷生(13),招人之羞。念之不忘,毋貽我憂。
遵訓
惟趙二子(14),承親教詞,一也佩服(15),一也忽遺(16)。父以是故,別其賢愚。嗟予訓語,意實愛汝。汝其念哉,慰我勤只(17)。
克家
惟人之生,俯仰攸系(18)。矧是烝嘗(19),胡可弗治。治生云何?曰儉曰勤。無墜先業,是孝子孫。
執謙
惟傲招尤,惟謙受益。狎侮玩人,人則汝嫉。夫子圣德,恂恂于鄉(20)。吾儕小人,敢弗自量。
戒惰
人生于勤,惰則廢事。飽食晏安(21),乃罔攸濟(22)。嗟嗟孺子(23),若涉滄溟。非倍其勤,其何以成。
知恥
人有大閑(24),莫切廉恥(25)。此閑一逾(26),瀾倒風靡。戒爾孺子,兢惕自修。頑劣縱恣,清門之羞。
存厚
觀人善惡,先視其心。存心如何,厚薄之分。寧人負我,我無人負。背德忘義,天不汝佑。
受善言
君子于善言,如饑渴嗜飲食。小人于善言,如斧擊石。受言則日進于善,拒言則日流于惡。汝欲為善乎?汝欲為惡乎?
安淡薄(27)
孰不厭固陋(28)?孰不喜紛華(29)?相彼末俗(30),蚩蚩可嗟(31)。侈則恒歉,儉則恒足。豈惟守業,亦以全福。
【注釋】
①弱冠:《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弱,年少。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故用以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齡。
②授室:《禮記·郊特牲》:“舅姑降自西階,婦降由阼階,授之室也。”謂以家事交付親婦。后因謂子娶婦為“授室”。此用后一義。
③茲:今,現在。
④率:遵循,順服。
⑤狂藥:指酒。《晉書·裴楷傳》:“長水校尉孫季舒嘗與崇(石崇)酣燕,慢傲過度,崇欲表免之。楷聞之,謂崇曰:‘足下飲人狂藥,責人正禮,不亦乖乎?’”
⑥尤:怨恨。
⑦率:遵循,順服。
⑧矧(shen):況,況且。
⑨卓立:獨立,自立。伊始:事情的開始。
⑩沈湎:猶沉溺,多指嗜酒過度。《書·泰誓上》:“沈湎冒色。”孔穎達疏:“人被酒困,若沈于水,酒變其色,湎然齊同,故沈湎為嗜酒之狀。”
(11)戕(qian):傷害。天和:謂自然的祥和之氣。
(12)抑閼(e):壓抑阻塞。生理:養生之理。
(13)徇欲:順從欲望。
(14)所指不詳。
(15)佩服:猶言銘佩,感念不忘之意。
(16)忽遺:忽略遺忘。
(17)只:語氣詞。
(18)俯仰:指養家活口。《孟子·梁惠王上》:“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19)烝(zheng)嘗:祭祀。冬祭曰烝,秋祭曰嘗。
(20)恂(xun)恂:溫恭之貌。《論語·鄉黨》:“孔子于鄉黨,恂恂如也。”
(21)晏安:安逸。
(22)罔:無。攸:所。濟:成功。
(23)嗟嗟:嘆詞,表示叮囑。孺子:兒童的通稱,也泛稱年幼者。
(24)閑:木欄之類的攔遮物。引申為范圍。多指道德、法度。
(25)切:迫切。
(26)逾(yu):越過。
(27)淡薄:淡泊。
(28)固陋:固塞閉陋。謂見聞淺少。
(29)紛華:繁華富麗;榮耀。
(30)相:視,觀察。末俗:亂世的衰敗風俗。
(31)蚩(chi)蚩:擾擾攘攘貌。
【譯文】
二子,是指侄兒克嗣、兒子克紹,都已經二十歲了,克嗣最近將要娶媳婦了。今我要北上,他倆不能隨從。擔心他們在家行為不順服,作十箴來贈給他們。
節飲
只有這酒,是古人所怨恨的。敗壞品德,荒廢事業,都因為酒。況且你們正在青年,剛剛開始自立。沉溺酒中,荒廢怠惰,什么做不出來?
慎疾
人本來沒有病,病是自取的。傷害自然的祥和之氣,壓抑阻塞了養生的道理。一味曲從欲望,會傷害身體,招來人家的羞辱。你們要記住,不要忘了,不要給我帶來憂愁。
遵訓
趙家的兩個兒子,接受父親的教誨,一個認真地按著教誨去做,一個忽略遺忘。父親憑著這個,區分他倆的賢愚。我的訓語,意在愛你們。你們要思考,來安慰我這一片苦心。
克家
人的一生,關系到對上事奉父母,對下撫育妻子。況且那祭祀,怎么可以不辦理?謀生計該怎么做?要儉要勤。不要使祖業墜落,是孝順的子孫。
執謙
驕傲是招人怨恨的,謙虛是會受益的。耍笑侮辱玩弄別人,人家則會憎恨你。孔子有最高尚的品德,在鄉里卻很溫恭。我們是小人物,怎敢不自量力。
戒惰
人生在于勤勞,懶惰就會廢棄眾事。飽食安逸,就什么也辦不成。你們這些孩子,像渡過大海,要不是加倍勤勞,憑什么成功?
知恥
人有個大界限,沒有比廉恥更迫切的了。這個界限一越過,這個人的品德就土崩瓦解。告誡你們這些孩子,一定要謹慎認真地修養自己。頑劣放縱,是正經人家的羞恥。
存厚
看人的善惡,先看他的心。存心怎么樣?有厚薄之分。寧可人家負我,我不要負人。背棄道德,忘了正義,上天不保祐你。
受善言
君子對于善言,如同饑渴時嗜好飲食。小人對于善言,如同斧子擊打石頭。接受善言則一天天在善上有進步,拒絕善言則一天天向惡的方向發展。你欲為善呢,還是欲為惡呢?
安淡薄
誰不討厭固塞閉陋,誰不喜歡繁華富麗?看那亂世的衰敗風俗,亂紛紛的,實在令人嘆息。奢侈就常常不足,儉則常常豐足。豈只是守業?也靠它保全幸福。
上一篇:《王禮·矯輕儆惰二銘有序》原文注釋與譯文
下一篇:《顧璘·禮義廉恥四箴有敘》原文注釋與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