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南公·東齋六銘并序》原文注釋與譯文
某來樅陽①,樅陽之大夫掃齋于廳事之東以館之②,日給之食③,又借之書以養焉。齋之東北有室,室縱二筵橫半之④,某居其中,偃然與文字起居⑤,不知此世之多淫堂僭廈也⑥。室有窗,窗之右有戶⑦。戶外之左有方池,方池之前周而限之者土垣⑧。土垣之外,林之老高,流之彎縈,蕭然漻然⑨,媲巖野者⑩。某時厭坐臥,則挽舊編(11),循池依垣以步耳(12)。目垣外之虛曠,亦自宜也。舊常多感,感之積,無以紓發(13),則懼夫抑且蔽也(14)。少紓之,為窗、戶、池、垣四銘,又為書篋、酒壺銘,皆以自警也。某曰:銘之作,吾不忍效昔人捕影跡以圖附其說;至于沽腴事偽(15),茍耀文筆者(16),吾又免之。若斯六銘(17),其可了然無愧也。
窗銘
有明勿恃,有隙勿啟。資爾天日(18),保爾虛室(19)。樸而欞(20),素而幪(21)。不流于華,不蕩于空。映書映文,通乎曉昏。爾明可尊。
戶銘
闔足以晦(22),辟足以明(23)。若樞若扃(24),順而勿情(25)。嗚呼!得汝由而非罪疾也者,非戶之祥也耶(26)。
方池銘
池如之何?去流取定。方如之何?去圓取正。胡不能盈?有岸斯廣(27)。胡不能竭?有源斯養(28)。維風及雨(29),或激其平。爾龜爾魚,勿污其清。事常感人,人感或蔽(30)。勒銘池旁(31),以輔吾志。
垣銘
表毋甚高(32),以蔽余見(33)。質毋不厚(34),以虧余限(35)。中亡失宜(36),孰逾孰窺(37)。中亡易言(38),爾奚屬斯(39)。咨爾垣兮,其安其支(40)。
書篋銘
豈無弊囊(41),傷于束勒。亦有高架,塵蠹侵食(42)。猗斯篋兮(43),方而有容。不華于外,以完其中。行可以攜,坐可以隱(44)。君子之器,用無不順。容不在多,貴于能達。蓄不在固,利于頻發。不發不達,伊篋之孽(45)。
酒壺銘
富而分人,贈愁以喜。貧而居中,立亦不倚(46)。能分能立,其象君子。杖頭之錢,方外之賓。交招世逸,莞攝天真(47)。作熙作淳(48),資汝蒸人(49)。何千萬春。
【注釋】
①樅(zong)陽:縣名,在安徽省南部,長江北岸。
②大夫:一般任官職者之稱。廳事:私宅廳堂。館:書塾。
③給(ji):供給。
④筵:竹席。
⑤偃然:臥倒的樣子。起居:作息,日常生活。
⑥淫堂僭廈:奢侈華麗的房屋。
⑦戶:門。
⑧垣(yuan):矮墻;也泛指墻。
⑨蕭然:清靜冷落的樣子。漻(liao)然:寂靜的樣子。
⑩媲(pi):匹配,比得上。巖野:相傳傅說筑墻于傅巖之野,后為殷高宗相。后因稱隱士所居為巖野。
(11)舊編:古書。
(12)循:順著。依:靠著。
(13)紓(shu)發:解除,散發。
(14)抑:壓抑。蔽:蒙蔽。
(15)沽腴事偽:賺取美名,弄虛做假。
(16)茍耀文筆:姑且使文筆漂亮。
(17)斯:此。
(18)資:供給。爾:你。
(19)虛室:形容清靜的心境。《莊子·人間世》:“虛室生白,吉祥止止。”《釋文》:“司馬(彪)云:“室,喻心,心能空虛,則純白獨生也。”后常用以形容清靜的心境。
(20)而:通“爾”,你。欞(ling):舊時窗戶上的格子。
(21)幪(meng):帡幪,帳幕。而:通“爾”,你。
(22)闔(he):關閉。
(23)辟:打開。
(24)樞:門的轉軸。扃(jiong):門上的插關。
(25)情:指任性。
(26)耶:語氣詞。(27)斯:才,乃。(28)養:保養。
(29)維:句首語氣詞。
(30)蔽:蒙蔽。(31)銘:銘文。
(32)表:外表。毋:不要。
(33)蔽:庶擋。
(34)質:內在的東西,指內部。
(35)限:限度,界限。
(36)亡:無。
(37)逾(yu):越過,指越墻而入。窺:窺視。
(38)易言:輕易發言。《詩·小雅·小弁》:“君子無易由言,耳屬于垣。”意謂君子不輕易說話,因為隔墻有耳。
(39)奚:為何,如何。斯:此。
(40)支:支撐。
(41)弊囊:破口袋。(42)蠧(du):蛀蟲。
(43)猗(yi):嘆美之詞。斯:此。
(44)隱(yin):憑倚。
(45)孽:罪。
(46)倚(yi):偏。
(47)莞(wan)攝:保養。
(48)熙(xi):通“禧”,福。淳:質樸敦厚。
(49)蒸人:眾人。“蒸”通“眾”。
【譯文】
我來到樅陽,樅陽的官員在私齋廳堂的東面打掃一個房間作為書塾,讓我教書,每天供給飲食,又借給書看,來養我。書塾的東北有個房間,室內豎著放兩張竹席,把房間分成兩半,我住在里面,臥倒在那里,與文字打交道,不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奢侈華麗的房屋。房間有窗戶,窗戶的右面有門。門外的左側有個方池,方池的前面圍著土墻。土墻的外面,樹林很老又很高,水流彎彎曲曲,清靜冷落而又寂靜,比得上山野。我有時坐著臥著厭煩了,就拿著一本書,沿著方池挨著土墻散步。看到土墻外的虛曠,也感到挺適合自己。過去常有很多感想,感想積累起來,沒有辦法抒發,就害怕壓抑抑郁。稍微抒發一些,寫窗、戶、池、垣四銘,又寫了書篋、酒壺銘,都是用來警惕自己的。我說:寫銘,我不忍效法以前的人捕風捉影地來附會自己的觀點;至于賺取美名,弄虛作假,只使文筆閃耀光彩,我又避免了。像這六銘,它是清清楚楚,沒有愧色的。
窗銘
有光明不要依仗,有縫隙不要開大。供給你天日,保持你清靜的心境。使你的窗欞簡樸,使你的帳幕素樸。不流于浮華,不游蕩于空洞。照映著書籍和文章,無論朝夕,你的光明才可尊敬。
戶銘
關上足以使室內黑暗,打開足以使室內光明。對于門上的轉軸和插關,要順著它,不要聽任自己的感情。啊呀,經過門的人卻不是有罪和有病的人,對于門是不吉祥的。
方池銘
池怎么樣?不要它流動而要它安定。方怎么樣?不要它圓滑而要它方正。為什么不能流出?有堤岸才能廣闊。為什么不能枯竭?有泉源才能保養。那風和雨,有時打破了它的平靜。那龜那魚,不要污染它的清澈。事情常常感動人,人的感情有時受到蒙蔽。刻銘文在池旁,以輔助我的志向。
垣銘
外表不要太高,以致遮擋我的視線。墻的內在不要不厚,以致缺少我的界限。中間沒有不當的東西,誰能越墻而入?誰能窺視?中間沒有輕易說話,隔墻有誰的耳朵?啊,你這墻啊,很鞏固很結實。
書篋銘
難道沒有破口袋?但捆綁太難。也有高高的書架,但有塵埃和蛀蟲的侵蝕。這美好的書篋,方正而又能容納。外表不華麗,以便中間完美。走路可以攜帶,坐著可以倚靠。這是君子的用具,使用起來沒有不順當的。容納的東西不在于多,可貴的是能夠通曉。保藏不在于堅固,方便的是能夠經常打開。不能經常打開,不能通曉,這就成了書篋的毛病了。
酒壺銘
富有而把酒分給別人,給憂愁的人以喜悅。貧窮而處于正道,也獨立不倚。能分給別人,又能獨立,正像君子。拐杖頭上掛著的銅錢,是我世外的賓客。交結和招呼世上的隱者,保養自己的純真。幸福純樸,給你眾人。何止千萬年。
上一篇:《王守仁·三箴》原文注釋與譯文
下一篇:《李德裕·丹扆箴并序》原文注釋與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