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童話《[蘇聯]葉·里·施瓦茨·失去的時間》鑒賞
[蘇聯]葉·里·施瓦茨
從前,有個小男孩,名字叫皮葉強。他在第十四小學三年級讀書。他的功課總是跟不上,語文、算術不及格,連音樂的成績也是個“差”。
在第一學期,他說:
“來得及。下學期,我準趕上你們。”
到了下學期,他又指望在第三學期把功課補上。就這樣,他老是往后推呀,推呀,老是落后,落后,自己心里卻一點也不著急,光說“來得及,來得及”。
有一天,皮葉強上學去,跟平常一樣,又遲到了。他跑進存衣室,把書包往桌子上一扔,嚷道:
“娜塔莎阿姨!給您,我的大衣!”
娜塔莎阿姨在掛衣架后面問道:
“誰在叫我?”
“我,皮葉強,”男孩子回答。
“今天你嗓子為什么這么啞?”娜塔莎阿姨問道。
“我自己也覺得奇怪,”皮葉強回答,“不知怎么回事兒,忽然嗓子就啞了?!?br>
娜塔莎阿姨從掛衣架后面走出來,看了皮葉強一眼,不由得大叫一聲:
“哎呀!”
皮葉強也嚇了一跳,問道:
“娜塔莎阿姨,您怎么啦?”
“還問我怎么啦!”娜塔莎阿姨回答,“您說您是皮葉強,其實您大概是皮葉強的爺爺?!?br>
“我怎么會是爺爺?”男孩子問道,“我是皮葉強,三年級學生?!?br>
“您自己照照鏡子!”娜塔莎阿姨說。
男孩子一照鏡子,差點嚇了個跟頭。皮葉強看見,他變成一個臉色蒼白、又瘦又高的大老頭子。他長出兩撇胡須和一把濃密的絡腮胡子。一條條皺紋,像網子似的罩在他臉上。
皮葉強瞧著鏡子里的自己,瞧著,瞧著,大胡子一個勁兒發抖。
他粗聲粗氣地喊著:“媽呀!”從學校里飛奔出去。
他邊跑邊想:“要是媽媽不認識我,就糟了!”
皮葉強跑到家門口,按了三下電鈴。
媽媽給他開了門。
她望著皮葉強,一聲也不響。皮葉強也不吱聲。他支棱著大絡腮胡子,站在那兒,幾乎要哭出來了。
“老爺爺,您找誰?”過了半天,媽媽問道。
“你不認識我啦?”皮葉強喃喃地說。
“對不起,我不認識您?!眿寢尰卮稹?br>
可憐的皮葉強只好轉過身子,朝眼睛看得見的地方走去。
他邊走邊想:
“我是一個多么孤單的、不幸的老頭兒!我沒有媽媽,沒有兒子,沒有孫子,沒有朋友……最不幸的是,我什么也沒來得及學會。真正的老頭兒,要么是博士,要么是專家,要么是科學院院士,要么是教師??晌抑簧系叫W三年級,誰需要我呢?我連退休金都領不到,因為我只學習了三年,而且還盡得二分和三分!
“我怎么辦呢?我這個可憐的老頭兒!我這個可憐的小孩兒!這可怎么得了呢?!”
皮葉強就這樣一面想一面走,一面走一面想,不知不覺出了城,進了一座森林。天還不太黑,他在森林里走了一段路。
“最好休息一會兒?!逼と~強想道。他發現旁邊的松樹后面有一棟小白房子。皮葉強走進房子里去,主人不在家。屋子當中擺著一張桌子。桌子上面,掛著一盞煤油燈。桌子周圍有四個凳子,一個大掛鐘在墻上發出滴答滴答的響聲。墻角里堆著一大堆稻草。
皮葉強躺到稻草堆上,把身子埋在稻草里,覺得暖和了一些。他悄悄地哭了一會兒,用胡子擦干眼淚,就睡著了。
皮葉強一覺醒來時,屋里很亮,吊在桌子上面的那盞煤油燈閃亮著。四個小孩——兩個男孩子、兩個女孩子——圍桌坐在那兒,桌上放著一個鑲銅邊的大算盤。這四個小孩嘴里嘟嘟囔囔的,正在算賬。
“兩歲,加五歲,再加七歲,再加三歲……這是您的,謝爾蓋·符拉基米洛維奇;這是您的,奧爾加·卡皮托諾夫娜;這是您的,馬爾法·瓦西利耶夫娜;這是您的,潘切列依·扎哈洛維奇?!?br>
這是哪兒的小孩?為什么他們都皺著眉頭?為什么他們都像老頭兒、老太太一樣,唉聲嘆氣,呼哧呼哧的?為什么他們彼此稱呼對方的名字和父名①?他們半夜三更到這林中小屋里來開會,為的是什么?
皮葉強屏住氣,一動也不敢動,豎起耳朵聽他們說的每一句話。他們的話使他感到非常害怕。
原來坐在桌前的四個人,不是普通的男孩子和女孩子,而是心狠手辣的妖術師!世上的情況是這樣的: 如果一個人總是白白地浪費時間,他就會不知不覺地變老。兇惡的妖術師們了解到這情況后,就開始找那些白白浪費時間的小孩。妖術師們抓到皮葉強,還抓到一個小男孩和兩個小女孩,把他們變成了老頭兒、老太太。四個可憐的孩子自己都沒有覺出來,怎么一下子就老了——要知道,一個白白浪費時間的人,是不知道自己怎么會這么快就老了。妖術師們把四個孩子失去的時間偷去,歸自己了。于是四個妖術師變成了小男孩、小女孩,四個小孩變成了老頭兒、老太太。
這可怎么好?
難道說,四個孩子不能再挽回失去了的青春嗎?
妖術師們算完了時間賬,已經想把算盤收到抽屜里了,可是謝爾蓋·符拉基米洛維奇不讓收。他拿起算盤,走到大掛鐘前,把指針轉了幾轉,又拉了幾下錘墜,聽了一會兒滴答聲,然后又撥動算盤,算了起來。他嘴里念念有詞地計算著,一直計算到掛鐘顯示出午夜的時間。這時,謝爾蓋·符拉基米洛維奇又把賬重新核對了一遍,低聲對另外三個妖術師說:
“你們知道嗎?今天被我們變成老頭兒、老太太的四個小孩,還能返老還童。”
“怎么?”三個妖術師驚叫道。
“我馬上講給你們聽?!敝x爾蓋·符拉基米洛維奇回答。
他躡手躡腳地走出屋,繞小房子轉了一圈,察看過周圍的動靜,然后回到屋里,閂上門,又用一根小棍兒捅捅稻草堆。
嚇得皮葉強像只小老鼠似的屏息不動。
幸虧這時煤油燈的光不太亮了,屋里昏昏暗暗的,所以妖術師們沒有發現皮葉強。謝爾蓋·符拉基米洛維奇把那三個妖術師叫到自己跟前,壓低聲音說:
“可惜世上的情況是這樣的: 一個人不論遇到什么不幸,都能想法化險為夷。如果被我們變成老頭兒、老太太的那四個小孩,明天能夠彼此找到一起,半夜十二點四個人一塊兒到我們這兒來,把大掛鐘的指針往回轉七十七圈,他們就能重新變成小孩,同時,我們也就完了?!?br>
妖術師們沉默了片刻。后來,奧爾加·卡皮托諾夫娜說:
“這,他們怎么能知道呢?”
潘切列依·扎哈洛維奇喃喃地說:
“半夜十二點,他們來不了的。遲到一分鐘,不就沒有用了嘛!”
馬爾法·瓦西利耶夫娜嘟嘟囔囔地說:
“他們怎么來得了呢!這四個懶學生,連數到七十七都不會,一數就得數錯。”
“話雖然這樣說,”謝爾蓋·符拉基米洛維奇說,“可我們還是小心一點為好。萬一那四個孩子到了這兒,只要他們的手碰到掛鐘,咱們就不能動彈了。好啦,現在不要浪費時間,咱們去干活兒吧!”
四個妖術師把算盤收進抽屜里,像小孩一樣,連蹦帶跳地走了,但同時又像老頭兒、老太太一樣唉聲嘆氣,呼哧呼哧的。
皮葉強等妖術師們的腳步聲在森林里消失后,趕緊逃出小房子。這回,他可不敢再浪費時間了,他匆匆忙忙地隱蔽在樹木后面,跌跌撞撞地向城里跑去,去找那三個變成了老頭兒、老太太的小學生。
城市還在酣睡。窗戶里面沒有燈光,大街上空無人跡,只有幾個民警在站崗。眼看天亮了,頭幾輛電車丁丁當當地開了過去。皮葉強好容易看見一位老太太,她手里提一個大籃子,慢慢吞吞地在大街上走著。
皮葉強跑過去,問道:
“老奶奶,請您告訴我,您是小學生嗎?”
“什么?你說什么?”老太太板著面孔說。
“您是不是小學三年級學生?”皮葉強膽怯地小聲說。
老太太跺著腳,把籃子朝皮葉強一揮。皮葉強撒腿便跑。他喘過一口氣來后,又繼續向前走去。這時,城市已經完全醒來了。一輛輛電車風馳電掣般開過去。人們在急著去上班。載重車嗚嗚地飛跑,忙著往商店、工廠和車站送貨。清潔工人們在清除馬路上的積雪,把沙子撒在人行道上,免得行人滑倒。這些事情皮葉強以前也見過多次,可是現在他才明白,為什么人人都這么匆匆忙忙,生怕來不及,生怕遲到,生怕落后。皮葉強東瞧瞧,西望望,找老頭兒、老太太,可是一個合適的也沒找到。大街上倒是有一些老頭兒、老太太在快步走著,不過一眼就可以看出,他們是真正的老頭兒、老太太,不是小學三年級學生。
這邊來了個夾著公事包的老頭兒,大概是一位教師。那個老頭兒拎著一只桶,桶里還有把刷子——準是油漆工。一輛紅色的救火車急馳過去了,車上坐著一個老頭兒——市救火隊隊長。他當然一輩子從來沒有浪費過一點時間。
皮葉強到處走啊,走啊,怎么也找不著年幼的老頭兒或年老的小孩。周圍的生活可以說是在沸騰,只有皮葉強一個人落后了,遲到了,什么也沒來得及做,一點用處也沒有,沒有人需要他。
中午,皮葉強走進一個小公園,坐在條凳上休息一會兒。
霍地他跳了起來。
他看見一位老太太坐在離他不遠的條凳上哭。
皮葉強想跑到她眼前去,可又不敢。
“我還是稍等一下吧!”他心想,“我瞧瞧,下一步她干什么?!?br>
老太太忽然不哭了,坐在那兒,兩條腿蕩來蕩去。后來,她從衣服的一邊口袋里掏出一張報紙,從另一邊口袋里掏出一塊葡萄干面包。皮葉強高興得幾乎叫出聲來。那報紙是《少先隊員真理報》!老太太一邊看《少先隊員真理報》,一邊吃著。她把葡萄干全挖出來吃了,卻不咬面包。
老太太看完報,把報紙和面包又塞回衣服口袋,然后突然發現雪地上有件什么東西。她一彎腰,拾起一個皮球。一定是在小公園里玩的小孩把這皮球掉在雪地里了。老太太把皮球捧在手里,仔細瞧了一陣,用小手帕擦擦干凈,站起來,不慌不忙走到樹下,玩了起來。
皮葉強跳過雪堆,穿過灌木叢,跑到她身旁,一邊跑,一邊還嚷道:
“老奶奶!沒錯兒!您是小學生!”
老太太樂得蹦了個高,抓住皮葉強的手,回答道:
“對呀!對呀!我是三年級學生馬露霞。您是誰?”
皮葉強告訴了馬露霞,他是誰。他倆手拉手,跑去找另外兩個人。他們找了一個鐘頭,兩個鐘頭,三個鐘頭。后來,走進一所大房子的后院,看見放劈柴的板棚旁邊,有一個老太太用粉筆在柏油地上畫了一些方格子,正在用一只腳跳房子玩。
皮葉強和馬露霞急忙朝她跑了過去。
“老奶奶,您是小學生嗎?”
“我是小學生,”老太太回答,“小學三年級學生娜金卡。你們是誰?”
皮葉強和馬露霞告訴了她,他們是誰。三個人手拉手,跑去找第四個小孩。
但是這第四個小孩還真不好找。他們到一家家院子里去找,到一個個公園里去找,到兒童劇院去找,到兒童電影院去找,到趣味科學宮去找——哪兒也找不著。
時間卻過得很快。天已經黑下來了。住在樓下的人家已經點上了燈。一天快要結束了。這可怎么辦?難道說,一點希望也沒有了嗎?
忽然,馬露霞大聲喊道:
“快瞧!快瞧!”
皮葉強和娜金卡一瞧……你們猜,他們瞧見了什么?一輛9路電車開得飛快。一個老頭兒坐在電車尾部的臺架上,帽子歪戴著,大長胡子被風吹得飄飄然,他還調皮地吹著口哨。三個同學在滿處找他,累得精疲力盡,想不到他在用這個辦法滿城里逛,滿不在乎。
皮葉強、馬露霞和娜金卡跟在電車后面,拼命地追。還不錯,追到十字路口,恰好紅燈亮了,電車停了下來。
他們仨抓住坐在電車尾部臺架上的老頭兒的衣服下擺,硬把他拖到地上。
“您是小學生嗎?”他們問道。
“怎么不是呢?”他回答,“小學二年級學生瓦夏。你們要干什么?”
三個孩子告訴了他,他們是誰。
一點時間也不能浪費。他們四個人乘上電車,朝城外的森林馳去。
電車上有幾個小學生。一看,上來兩位老爺爺、兩位老奶奶,他們趕緊站起來讓座:
“爺爺,奶奶,請你們坐下吧!”
這四位老人覺得挺不好意思,臉羞得通紅,謝絕了。
偏偏那幾個小學生特別有教養,講禮貌,非請四位老人坐下不可,他們說:
“請你們務必坐下!你們一輩子做了許多工作,你們太累了。請坐下休息休息吧!”
幸虧這工夫電車已經開到了森林站。我們的四位老人跳下電車,向森林里跑去。
但他們又遇到了新的不幸——在森林里迷路了。
黑夜降臨了,漆黑漆黑的夜。四位老人在林中徘徊著,絆了不少跟頭,怎么也找不到路。
“哎呀!時間呀!時間呀!”皮葉強說,“時間過得多快呀!昨天,我因為害怕浪費時間,沒注意回小房子里去的路怎么走?,F在我才明白,有時候,在有些事情上,也得花費一點時間,省得以后浪費時間?!?br>
四位老人可累壞了。幸虧刮了一陣風,吹散了天上的烏云,露出一輪明月。
皮葉強爬到一棵白樺樹上,朝四面張望了一番——嗨!敢情小房子離白樺樹只有幾步路遠,它那白白的墻壁藏在茂密的小松樹之間,窗戶里還有燈光。
皮葉強從樹上下來,小聲向伙伴們說:
“輕一點!別說話!跟我來!”
四個人在雪地上爬到小房子跟前,小心翼翼地往窗戶里看看。
大掛鐘上的時間是差五分十二點。四個妖術師正躺在稻草堆上,愛惜他們從孩子那兒偷去的時間。
“他們在睡覺!”馬露霞說。
“輕一點!”皮葉強低聲說。
四個孩子輕輕地打開門,向大掛鐘爬去。他們爬到大掛鐘旁邊的時候,是差一分十二點。恰好在午夜十二點,皮葉強用手抓住大掛鐘的指針,把它向相反方向轉——一圈,兩圈,三圈……
四個妖術師驚叫著,從稻草堆上跳了起來,可是已經一動也動不了啦。眼看著他們站在那兒,越長越高。一會兒工夫,他們就變成了成年人,頭發也白了,臉上滿是皺紋。
“把我舉起來,”皮葉強嚷道,“我變小了,我夠不著指針了!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
馬露霞、娜金卡和瓦夏把皮葉強舉了起來。指針倒轉到第四十圈的時候,四個妖術師已經變成老態龍鐘、彎腰駝背的老人。他們的背越來越駝,個子越來越矮。等指針倒轉到第七十七圈的時候,四個心狠手辣的妖術師怪叫一聲,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四個孩子彼此看了看,都高興得笑容滿面。他們又變成了小孩子。他們經過一番努力和斗爭,終于奇跡般地奪回了失去的時間。
他們是得救了,但請你記住: 如果一個人總是白白地浪費時間,他就會不知不覺地變老。
(王汶譯)
注釋:
① 俄羅斯成年人之間一般稱呼名字和父名,表示尊重對方。
童話的王國總是生機勃勃,熱鬧非凡: 有好人,有壞蛋;有快樂,有痛苦;有故事,也有道理……但是,怎么把這些要素有條不紊地連綴在一起,構成一個引人入勝、妙趣橫生的童話情境,并不是容易做到的?!妒サ臅r間》恰恰在這一點上,可以說構成了童話創作的某種典范,讓我們看到了平淡無奇的因素如何在作家的生花妙筆之下,化腐朽為神奇。
三年級小學生皮葉強是一個不珍惜時間的懶惰小孩,總是要把今天的事推到明天去做,總是遲到。這樣的開端可以說是司空見慣、極其平常的,如果按照常規的路數發展下去,很容易墮入到枯燥說理的泥潭中去,然而在《失去的時間》中,我們卻看到了一幕幕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嚴肅的主題自然而然地融化在盎然的童趣中,改邪歸正的艱難被緊張活潑的氛圍所包裹,整個故事的行進不落俗套。
之所以取得這樣的效果,跟作者高超的藝術手法的運用息息相關。
化抽象為具象,充分考慮到兒童心理接受的特點。這主要表現在對“時間”的塑造上。就兒童而言,很多事物、道理可能是遙遠而模糊的,“時間”就是其中之一。它看不見,摸不著,游離于兒童的感知之外;但“時間”的重要性卻又是兒童必須了解的。作者顯然對此了然于心,他巧妙地運用了夸張手法,將時間的流逝濃縮到了皮葉強等浪費時間的小學生身上,讓他們迅速地成為老頭老太,而心理卻還停留在兒童時期。這樣,本來虛無縹緲的“時間”就被具象化了,浪費時間的嚴重后果也被清晰無誤地揭示了出來。可以說,正是對時間獨具匠心的塑造,構成了故事發展的前提和基礎。
懸念的不斷運用,形成了故事向前發展的動力。結合對時間的夸張變形,作者有效地使用了懸念這一手段。皮葉強是否能夠“返老還童”,是整個故事最吸引人的懸念,構成了故事的核心。在此大懸念之外,作者又設置了一個個小懸念: 他是否可以找到同病相憐的另外三個小伙伴?小朋友們是否可以及時趕到?他們是否會數數?……一環扣一環,形成了一個個邏輯性極強的小故事,有效地調動起了讀者的關注熱情。正是有這些懸念存在,童話“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特有效應才能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作者“寓教于樂”的想象力才得以發揮出來。
適當加入驚險因素,使正反兩方面的對峙更為鮮明。為了使浪費時間的嚴重性更加引起關注,作者有意識地制造了探險情節。妖術師的出現,使故事演變為善惡之間的對峙了;珍惜時間抑或浪費時間由此也就不僅僅是習慣,而帶上了價值評判的痕跡了。更為重要的是,改正錯誤的過程不再令人厭煩,而成為一次神秘的、緊張的同時又是愉悅的探險旅行,成為正義戰勝邪惡的激戰了。這樣的魅力應該是孩子們抵擋不了的,這也正是作品成功的秘密所在。
(董麗敏)
上一篇:外國童話《[英國]羅爾德·達爾·女巫(節選)》鑒賞
下一篇:外國童話《[法國]博蒙夫人·美妞與怪獸》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