臼季舉冀缺
【原文】
臼季使[1],舍于冀野。冀缺薅[2],其妻馌之[3]。敬,相待如賓。從而問之,冀芮之子也,與之歸,既復命,而進之曰:“臣得賢人,敢以告。”文公曰:“其父有罪,可乎?”對曰:“國之良也,滅其前惡,是故舜之刑也殛鮌[4],其舉也興禹。今君之所聞也。齊桓公親舉管敬子[5],其賊也。”公曰:“子何以知其賢也?”對曰:“臣見其不忘敬也。夫敬,德之恪也。恪于德以臨事,其何不濟!”公見之,使為下軍大夫。
【注釋】
[1]臼(jiù)季:即胥臣。
[2]冀:晉邑名,在今山西河津東。冀缺:即郤成子,晉國大夫郤芮的兒子。薅(hāo):拔除。
[3]馌(yè):送飯。
[4]殛(jí):殺死。鮌(gǔn):大禹的父親,因治水不成功被舜處死。
[5]管敬子:即管仲,敬子是他的謚號。
【譯文】
臼季奉命出使,住在冀邑郊外。這一天看見冀缺正在田中鋤草,他的妻子給他送飯來,夫妻倆相敬如賓。臼季上去詢問他們,才知道他就是冀芮的兒子,就和他一起回到了國都。臼季匯報完成使命的情況后,進而推薦冀缺,說:“我遇到一個賢能的人,冒昧地向您報告。”文公說:“冀缺的父親有罪,可以重用他嗎?”臼季回答說:“作為國家的賢良之人,就不要去計較他前輩的罪惡。因此,以前舜懲治罪人,處死了鮌,但是后來舉用人才卻起用了鮌的兒子大禹。當今您所聽過的,齊桓公親自選拔了管仲,那也是謀害過他的仇敵啊。”文公問道:“你憑什么知道冀缺的賢能呢?”臼季回答說:“我見到他們夫婦在田間勞作也不忘相互恭敬。恭敬有禮是恪守品德的表現,嚴守德行而謹慎從事,那還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功的呢!”于是文公接見了冀缺,任命他為下軍大夫。
上一篇:《箕鄭對文公問》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范宣子與和大夫爭田》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