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三國魏末著名文學家,字叔夜,譙國铚(今安徽宿縣西)人。曾為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好老、莊之學,憤世嫉俗,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反對虛偽的禮教和禮法之士,在反抗現實的表現上比阮籍激烈,終于被司馬氏殺害。被害時,三千太學生請求以他為師,可見他的名望之高。作品以魯迅輯校的《嵇康集》較完善,注本有戴明揚的《嵇康集校注》。
嵇康善長散文,《與山巨源絕交書》是代表作。這篇文章借題發揮,以滿腔憤慨攻擊了時政,自始至終貫穿著對司馬氏腐朽統治的決絕態度。文章寫得清峻通逸,豪邁壯闊;用語尖銳深刻,潑辣灑脫,有嬉笑有怒罵,充分表達了他的激憤之情和剛烈性格。嵇康的詩現存五十多首,多數是四言,其藝術成就高于他的五言詩。這些四言詩能脫出《詩經》的藩籬,寫得和諧流暢,清美新鮮,感情充沛。《贈秀才從軍》十八首,情調高遠悠揚,寄托了對司馬氏當道的黑暗現實的蔑棄。《幽憤詩》表現了被幽囚后的抑郁憤慨心情和不改初志、耿直剛強的性格,洋溢著不同流俗的俊逸精神。五言《答二郭》三首,明顯表現了憤世嫉俗的感情。這些詩反映了作者在當時恐怖政局下的曲折復雜的感情,呈現出一種清遠峻切的風格。同阮籍一樣,嵇康的作品中也往往帶有一些消極情緒。
上一篇:崔顥
下一篇:川端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