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公始合諸侯
【原文】
始合諸侯于虛朾以救宋[1],使張老延君譽于四方,且觀道逆者。呂宣子卒,公以趙文子為文也,而能恤大事,使佐新軍。三年[2],公始合諸侯。四年,諸侯會于雞丘,于是乎布命、結援、修好、申盟而還。令狐文子卒,公以魏絳為不犯,使佐新軍。使張老為司馬,使范獻子為候奄。公譽達于戎。五年,諸戎來請服,使魏莊子盟之,于是乎始復霸。四年,會諸侯于雞丘,魏絳為中軍司馬,公子揚干亂行于曲梁[3],魏絳斬其仆。公謂羊舌赤曰:“寡人屬諸侯,魏絳戮寡人之弟,為我勿失。”赤對曰:“臣聞絳之志,有事不避難,有罪不避刑,其將來辭。”言終,魏絳至,授仆人書而伏劍。士魴、張老交止之。仆人授公,公讀書曰:“臣誅于揚干,不忘其死。日君乏使,使臣狃中軍之司馬。臣聞師眾以順為武,軍事有死無犯為敬。君合諸侯,臣敢不敬?君不說,請死之。”公跣而出[4],曰:“寡人之言,兄弟之禮也。子之誅,軍旅之事也,請無重寡人之過。”反役,與之禮食,令之佐新軍。
【注釋】
[1]虛朾(chēng):宋地名,確址不詳。舊傳一說在今山東泗水縣境。一說在今河南睢縣。
[2]三年:晉悼公三年。
[3]揚干:晉悼公的弟弟。曲梁:晉地名,在今河北邯鄲東南雞丘附近。
[4]跣(xiǎn):光著腳,不穿鞋襪。
【譯文】
晉悼公初次會合諸侯是在虛朾,目的是援救宋國。他遣使張老到各諸侯國去宣揚國君的美譽,并且觀察哪些諸侯是有德義的,哪些諸侯是逆亂的。呂宣子死后,悼公認為趙文子有文德,而且能夠關心軍國大事,便派他輔佐新軍。悼公三年,悼公開始會合各國諸侯。悼公四年,各國諸侯在雞丘會盟,于是他就開始發布命令,要求各國締結援助條約,彼此修復友好關系,重申盟約,然后才回國。令狐文子死后,悼公認為魏絳軍紀嚴整,便派他輔佐新軍。任命張老為司馬,范獻子為候奄。長此以往,晉悼公的聲譽便傳到了其他戎族部落。悼公五年,各戎族部落前來請求歸服,悼公便派魏莊子前去與他們結盟,于是晉國開始重新稱霸諸侯。悼公四年,在雞丘與諸侯們會盟,當時魏絳任中軍司馬,公子揚干在曲梁擾亂了軍隊的行列,魏絳殺了他的車夫。悼公對羊舌赤說:“寡人會合諸侯,魏絳卻羞辱寡人的弟弟,下令給我抓起來,不要讓他跑掉。”羊舌赤回答說:“我聽說魏絳是一個剛正不阿的志士,他遇事不躲避危難,有了罪過不逃避刑罰,恐怕他將會自己前來說明情況。”剛說完這話,魏絳就到了,他把書信交給仆人,就準備拔劍自刎。士魴和張老一齊勸阻他。仆人把信交給了悼公,悼公讀了他的信,信中說:“我懲罰揚干,知道犯了死罪。現在國君缺乏使喚的人,所以讓我擔任中軍的司馬。我聽說軍隊服從命令才能顯出威武,寧死不犯軍法才是恭敬。如今君主會合諸侯,我怎敢不敬奉職守?君主為此不高興,我愿請求一死。”悼公看完書信急忙光著腳就跑出來了,說:“寡人所說的話,是出于兄弟之禮。你對揚干的治罪,是按軍法辦事,請您不要加重寡人的過錯。”從盟會回國后,悼公在太廟設宴以禮款待魏絳,并任命他為新軍副帥。
上一篇:《悼公即位》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悼公賜魏絳女樂歌鐘》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