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周公論齊侯好示
【原文】
葵丘之會[1],獻公將如會,遇宰周公[2],曰:“君可無會也。夫齊侯好示務施,與力而不務德,故輕致諸侯而重遣之,使至者勸而叛者慕。懷之以典言,薄其要結而厚德之,以示之信。三屬諸侯,存亡國三,以示之施。是以北伐山戎[3],南伐楚,西為此會也。譬之如室,既鎮其甍矣[4],又何加焉?吾聞之,惠難遍也,施難報也。不遍不報,卒于怨仇。夫齊侯將施惠如出責,是之不果奉,而暇晉是皇,雖后之會,將在東矣。君無懼矣,其有勤也!”公乃還。
【注釋】
[1]葵丘之會:葵丘,地名,在今河南省蘭考縣東之盟臺鄉。齊桓公發起的這次葵丘盟會,在公元前651年。
[2]宰周公:名孔,周王室的太宰,食邑在周,故稱。
[3]山戎:古族名。又稱北戎。春秋時分布在今河北省北部一帶。
[4]甍(méng):房屋、屋脊。
【譯文】
齊桓公發起諸侯們在葵丘會盟,晉獻公打算前去參加。遇到宰周公,宰周公說:“你可以不去參加盟會。那個齊桓公好大喜功,喜歡施些小恩小惠,致力于武力而不注重修文德,所以諸侯到他那里只獻一些薄禮卻能滿載而歸。這是為了讓到會的諸侯受到鼓勵,而使背叛他的諸侯心懷羨慕。每次盟會時只不過重申一下過去的誓約,同時簡化其儀式而厚贈諸侯一些好處,用以顯示他的威信。他主持過三次盟會,保全了三個快要滅亡的國家,用以顯示他熱心助人。所以他北伐山戎,南攻楚國,在西邊發起了這次盟會。譬如一間房子,已經在它的棟梁上加蓋了屋脊,還能再加上什么呢?我聽說,施惠難以普遍,受恩難以回報。不普遍和不回報,最終會結下怨氣和仇恨。那齊桓公施的恩惠好像放出的債希望得到回報,這種想法是行不通的。他哪有功夫來對付晉國這個大國呢?即使是以后的盟會,也將在東邊舉行了。君王您不必害怕齊侯,將來有你出力氣的時候?!庇谑?,獻公就回國了。
上一篇:《宰周公論晉侯將死》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展禽使乙喜以膏沫犒師》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