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阮瑀
【原文】:
夫何淑女之佳麗,顏以流光。歷千代其無匹,超古今而特章。執妙年之力盛,性聰惠以和良。稟純潔之明節,后申禮以自防。重行義以輕身,志高尚乎貞姜。情私悅其美麗,無須臾而有忘。思《夭桃》之所宜,愿《無衣》之同裳。懷紆結而不暢,魂一夕而九翔。出房戶以躑躅,睹天漢之無津。傷匏瓜之無偶,悲織女之獨勤。還伏枕以求寐,庶通夢而交神。神忽怳而難遇,思交錯以繽紛。遂終夜而靡見,東方旭以既晨。知所思之不得,乃抑情以自信。
【譯文】:
賢良的女子多么美好,容顏俏麗光彩照人。歷覽千載沒有人能和她媲美,超越古今格外出眾。正當全盛的妙齡,生性聰慧而又溫柔賢淑。堅持純潔的操守,然后又施展禮義自我設防。重視行為合于道義,輕視自身,志向比貞潔的名門姜氏還要高尚。我內心愛她的美麗,心中沒有一刻把她遺忘。想到《詩經·桃夭》篇那個“宜其室家”的好姑娘,真希望像《詩經·無衣》篇所述的情況一樣,和她同穿一件衣裳。胸中情思繚繞不能舒暢,靈魂一夜之間九次向她飛翔。走出房門徘徊不進,看著眼前的銀河找不到渡口,像難以與織女晤面的牛郎。既自悲像寂寞空懸的匏瓜,遇不到賞識者,又同情織女孤獨的殷切思戀。回到室內躺在枕上想要入睡,希望在夢中神魂交往。可是,她的神靈也是那樣恍忽不定,難以相遇,這使我思緒錯雜,情懷紛亂。就這樣,一夜也未能夢見心中的人,東方旭日升起又是一天的早晨。深知思念的人沒有辦法獲得,于是才在紙上宣瀉一番,借以抑止強烈的情欲。
【評介】:
這是一篇抒情小賦。毫無掩飾地直陳作者對一位秀外惠中的佳人的思戀之情。先是寫她的外貌之美超古邁今,稟賦優異、深明禮義、守身如玉;然后寫自己對她如醉如癡的思戀。
自己深愛其美、刻骨銘心。希望與之結成夫妻,同甘共苦。然而,天不從人愿,只能日夜忍受著牛郎織女般分隔的煎熬。萬般無奈,又寄希望于夢,結果夢里依舊無緣得見。最后,希望斷絕,只能訴之于筆墨,借以克制自己的情欲。
賦中的美人,無論有無生活原型,顯然是經作者理想化了的形象。開篇即捧出一位溢彩流光,古今無匹的美神,真有驚魂攝魄的效果。接下來,又以“妙年”、“聰慧”、“純潔”、“重義”將這位美神鑲嵌、裝點得表里澄澈、高不可攀。雖然形象遠不夠豐滿,個性還未能凸現,但以如此簡潔的文字,勾勒出這般美好的形象,也算得上有匠心了。
當然,此賦最成功的部分還是那些描述作者迷醉于情的章句。從這種不加掩飾、淋漓傾瀉并帶有迷醉、癡狂的愛情表訴方式中,我們可以體察到作者那噴薄欲出的戀情與欲望。值得注意的是,賦中用來“止欲”的方法并非傳統的息欲絕念、修真養性的堵塞法,而是訴之以文,傾之以情,塑造生動的文字形象的渲泄法。這是頗有現代意識的止欲方法。
此外,賦中的一些描寫獨出心裁,也很有影響。我們可以從作者逝世十一年后,曹植所作《洛神賦》中看到此賦的影子。除總體建構的類似外,一些句子也有相似之處。如此賦有“傷匏瓜之無偶,怨織女之獨勤”之句,《洛神賦》也有“嘆匏瓜之無匹兮,詠牽牛之獨處”這樣相似的句子。
錢鐘書先生還指出,此賦“還伏枕以求寐,庶通夢而交神”一段,在《關雎》“寤寐思服,展轉反側”的基礎上有所發展和創造,“于不能寐之前平添欲通夢一層轉折。后世師其意境者不少。”(《管錐編》)
《止欲賦》是一篇有特色、有影響的作品,然而;其先天弱點也昭然若揭。無論從形象刻畫還是從思想內容看,都還沒有真正潛入社會生活,而明顯帶有文人弄筆的氣息。例如:這篇賦的核心是寫失戀之情的,按說,熱戀得不到結果,或是因生活與理想的懸殊差距,或是因橫亙戀人之間的巨大社會、自然障礙,而此賦竟然一無交待,也無暗示,甚至不出怨言,這就大大影響了其戀情的深度。
上一篇:庾信《枯樹賦》原文、譯文、賞析
下一篇:王棨《江南春賦》原文、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