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賦文·嵩岳(其二)》原文與賞析
魏 源
少室少林寺,何年中岳東。
名傳半天下,身老萬峰中。
與柏俱成佛,除禪別有宗。
一拳三界破,夐矣法王雄。
這是一首仄起平受式五律。詩中描寫的嵩岳少室山,在河南登封縣境內,是嵩山西邊的一群山峰,群峰突兀爭秀,自古就有“九鼎蓮花”之稱。在登封縣西北約13公里的山北麓五乳峰下有少林寺,是“名傳半天下”而中外聞名的佛教古剎。因寺院在少室山陰的茂密叢林之中,所以叫“少林寺”。少林寺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孝昌三年(527)南天竺(古印度)僧人菩提達摩在此首創禪宗,少林寺更加擴展,歷史上稱達摩為初祖,稱少寺林寺為祖庭。少林寺是我國武術史上“少林派”的發源地。唐初,少林和尚佐唐太宗開國有功,從此僧徒常習拳術。禪宗和少林拳負有盛名,廣為流傳。詩中所言的“三界”是佛教名詞。佛教把世俗世界劃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皆處于“生死輪回”過程中,認為是有情眾生存在的三種境界。據《俱舍論》卷八等載:(1)欲界,為具有食欲、淫欲的眾生所居。(2)色界,位于欲界之上,為已離食、淫二欲的眾生所居。(2)無色界,更在色界之上,為無形色眾生所居。以上“三界”,系據佛教善惡報應理論和禪定修行勾畫出來的。詩中贊美的“法王”,系指嵩山著名的法王寺舍利塔。唐代詩人白居易游嵩山時曾寫了一首題為《夜從法王寺下歸岳寺》的五律:“雙剎夾虛空,綠云一徑通。似從忉利下,如過劍門中……”詩的開頭一句所說的雙塔,就是著名的法王寺舍利塔和嵩岳寺塔。魏源此五律,系一首紀游詩,寫景抒情,起聯、頷聯贊嘆少室山少林寺的峻秀。詩中“何年中岳東”的“中”字,猶堪也,合也,行也。王建《隱者居》詩有“何物中長食,胡麻慢火熱”句。頸聯、尾聯追思古印度僧人菩提達摩終生在山中傳播禪宗的德行,點出了唐初少林和尚佐唐太宗開國有功的典故,最后以贊美遠處雄奇的法王寺舍利塔作結。末句開頭“敻矣”的“敻”字,猶遠也。全首詩,語言精練,平中顯奇,有景有情,讀起來耐人尋味。
上一篇:《經籍、寓言故事·小魚不聽大魚言》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莊王惡滿上帝降旨冤魂尋報第七》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