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文學·《圣經·舊約》·耶戶殺盡巴力的信徒》原文與賞析
《舊約·列王紀下》第10章
亞哈有七十個兒子在撒瑪利亞。耶戶寫信送到撒瑪利亞,通知耶斯列的首領,就是長老和教養(yǎng)亞哈眾子的人說:”你們那里既然有你們主人的眾子,還有車馬器械和堅固的城,接到這信就可以在你們的眾子中選擇一個賢能合適的,讓他坐他父親的王位,你們也可以為你們主人的家爭戰(zhàn)。”他們都甚懼怕,彼此說:“二王在他面前尚且站立不住,我們怎能站得住呢?”家宰、邑宰和長老并教養(yǎng)眾子的人,打發(fā)人去見耶戶說:“我們是你的仆人,凡你所吩咐我們的,都必遵照執(zhí)行。我們不立誰作王,你看怎樣好,就怎樣做。”耶戶又給他們寫信說:“你們若歸順我,聽從我的話,明日這時候,要將你們主人眾子的首級帶到耶斯列來見我。”那時王的兒子七十人,都住在教養(yǎng)他們那城中的尊貴人家里。信一到,他們就把王的七十個兒子殺了,將首級裝在筐里,送到耶斯列耶戶那里。有使者來告訴耶戶說,他們將王眾子的首級送來了。耶戶說:“將首級在城門口堆作兩堆,擱到明日。”次日早晨,耶戶出來站著對眾人說:“你們都是公義的。我背叛我主人,將他殺了。這些人都是誰殺的呢?由此可知,耶和華指著亞哈家所說的話,一句也沒有落空。因為耶和華借他仆人以利亞所說的話都兌現(xiàn)了。”凡亞哈家在耶斯列所剩下的人和他的大臣、密友、祭司、耶戶盡都殺了,沒有留下一個。
耶戶起身往撒瑪利亞去,在路上牧人剪羊毛之處,遇見猶大王亞哈謝的弟兄,問他們說:“你們是誰?”回答說:“我們是亞哈謝的弟兄,現(xiàn)在要去向王和太后的眾子問安。”耶戶吩咐說:“活捉他們!”跟從的人就活捉了他們,將他們殺在剪羊毛之處的坑邊,共四十二人,沒有留下一個。
耶戶從那里前行,恰遇利甲的兒子約拿達來迎接他。耶戶向他問安,對他說:“你誠心待我,像我誠心待你一樣嗎?”約拿達回答說:“是!”耶戶說:“若是這樣,你向我伸手。”他就伸手,耶戶拉他上車。耶戶說:“你和我同去,看我為耶和華怎樣熱心。”于是請他坐在車上,到了撒瑪利亞,就把撒瑪利亞亞哈家剩下的人都殺了,正如耶和華對以利亞所說的。
耶戶召聚眾民,對他們說:“亞哈侍奉巴力還冷淡,耶戶卻更熱心。現(xiàn)在我要給巴力獻大祭,應當叫巴力的眾先知和一切拜巴力的人及巴力的眾祭司,都到我這里來,不可缺少一個。凡不來的,必不得活。”耶戶這樣說,是用詭計,他要殺盡拜巴力的人。耶戶差人走遍以色列地,凡拜巴力的人都來齊了,沒有一個不來的。他們進了巴力廟。巴力廟中,從前邊直到后邊都滿是人。耶戶吩咐掌管禮服的人說:“拿出禮服來,給一切拜巴力的人穿。”他就拿出了禮服給他們。耶戶和利甲的兒子約拿達進了巴力廟,對拜巴力的人說:“你們察看察看,在你們這里不可有耶和華的仆人,只可容留拜巴力的人。”耶戶和約拿達進去獻平安祭和燔祭。耶戶先安排八十人在廟外,吩咐說:“我將這些人交在你們手中,若有一人脫逃,誰放的,必叫他償命。”耶戶獻完了燔祭。就出來吩咐衛(wèi)兵和眾軍長說:“你們進去殺他們,不容一個出來。”護衛(wèi)兵和軍長就用刀殺死他們,將尸首拋出去,將巴力廟中的偶像都拿出來燒了,拆毀了巴力廟作為廁所,直到今日。這樣,耶戶就在以色列中滅了巴力。
耶戶是《舊約全書》中最生動的人物之一,他的祖父名叫寧錄,他的父親名叫約沙法。耶戶所處的時代,是暗利家族的全盛時期,在北方的以色列王國,經過暗利、亞哈、亞哈謝三個國王之后,亞哈謝的弟弟約蘭當上了國王。亞哈的妻子、約蘭的母親耶洗別是腓尼基城市西頓的國王謁巴力的女兒,她虔誠而狂熱地信奉巴力神,在她嫁到以色列王國之后,巴力崇拜逐漸流傳開來。
巴力,是“統(tǒng)屬、管理”的意思,別稱叫“巴力西卜”,來源于腓尼基宗教。巴力傳說是豐產神,又稱死而復生之神,據(jù)說其功能主要是在禾稼生長期內同干旱和不育作斗爭。巴力神在春耕之后死去,秋收之前復生以促成豐收。巴力神壇一般設在山丘上,由祭司和先知管理宗教事務。獻祭的時候,為了表達自己的真誠,巴力信奉者往往自割流血或者焚燒自己的兒女。猶太人定居迦南地以后,一則是受迦南宗教影響,一則是生產由畜牧業(yè)轉向農業(yè),對掌管農業(yè)的神感到更為親切,所以信奉巴力神的人很多,甚至有人稱耶和華為巴力。正統(tǒng)猶太教把敬奉巴力看作對耶和華最大的叛逆,把許多天災人禍歸罪于此,并說這是上帝施行的懲罰。
由于政治上的考慮,南方的猶大王國的國王,約沙法之子約蘭,娶了亞哈、耶洗別的女兒亞他利雅為妻。亞他利雅也是虔誠的巴力信徒,她在猶大王國不遺余力地推廣宣傳這種腓尼基宗教,鼓勵人們漠視和放棄對上帝耶和華的信仰。在猶太人的歷史上,耶戶所處的時代正是最危險的信仰危機時期之一。暗利家族在兩個王國都處于至高無上的地位,信奉耶和華的勢力在以色列王國和猶大王國處于退卻和消亡狀態(tài),而巴力神祗崇拜則步步逼近,如果不加以有效的控制,巴力崇拜就完全可能成為這兩個王國的主體信仰思想。以耶戶為首的傳統(tǒng)主義者和堅定的猶太教徒積極策劃推翻暗利家族,徹底消除巴力崇拜這種異教的影響。
猶大王約蘭死后,他的年僅二十二歲的兒子亞哈謝登基。由于亞哈謝的母親亞他利雅是亞哈的女兒,而當時的以色列國王約蘭是亞哈的兒子,因此以色列國王約蘭和猶大國王亞哈謝之間實際上是一種舅甥關系。當時,大馬士革一帶的亞蘭王哈薛正率軍攻打以色列王國,亞蘭軍隊和以色列、猶大聯(lián)軍在基列的拉末地區(qū)對峙作戰(zhàn),由于受傷,以色列王約蘭回到耶斯列城醫(yī)治,他的外甥、猶大王亞哈謝就到耶斯列去探望他。
在先知以利沙的鼓勵下,駐守在拉末地區(qū)的以色列軍隊發(fā)生嘩變和叛亂,叛軍擁戴老資格的將軍兼先知耶戶為新的原教旨主義的以色列國王。在這種情況下,耶戶馬上率軍驅車直撲耶斯列,在那里他射殺以色列王約蘭、擊殺猶大王亞哈謝,并擲殺和輾殺惡貫滿盈的老太后耶洗別。耶戶揮動屠刀,將暗利家族的后裔屠戮無遺。在實質性地奪得以色列的領導權力之后,他巧妙地消滅了那些為猶太教徒所深惡痛疚的巴力神的信奉者。
耶戶廣泛地招聚民眾,對他們說:“大家都知道先王亞哈侍奉和敬畏巴力神的事跡,但是我覺得他對巴力神的侍奉還嫌冷淡,他的信仰還不夠虔誠和熱心。現(xiàn)在,我要給巴力神獻大祭,要為巴力神舉辦一個莊嚴隆重的祭祀儀式。因此,所有的巴力神的先知、祭司和一切信奉巴力神的人,那時候都必須到我這里來,不能缺少一個,凡是不來的就得處死。”耶戶派人走遍以色列全國所有的地方,把所有的崇拜巴力神的人都招來了。等到巴力信徒們都到齊的時候,大家就進了耶洗別修建的巴力神廟,耶戶吩咐掌管禮服的人說: “拿出禮服來,給一切拜巴力神的人穿。”于是人群中就開始分發(fā)禮服,顯出一副就要祭祀的莊重樣子。發(fā)完禮服之后,耶戶和他的助手約拿達走進廟里,對人們說:“我們今天舉行的是巴力神的祭祀大會。因此,請你們留心察看,在你們中間不能夠有一個崇拜耶和華的人,只能讓巴力信徒留在這個地方。如果有哪一個人是信奉耶和華的,就把他趕出去。”在做完這一切準備活動之后,耶戶和約拿來到了神像面前,獻了平安祭和燔祭。
但是,所有這一切都只是做給巴力信徒看的假象,實際上,耶戶早已安排了八十名武裝人員包圍了神廟,并且下達命令說:“我將這些人交給你們手里,不能讓一個人逃脫,如果有一個人逃脫,是誰的責任,就讓誰償命。”當耶戶獻完了燔祭,就和約拿達走出廟來,吩咐護衛(wèi)兵和眾頭目說:“現(xiàn)在你們進去殺死他們,不許讓一個人逃脫。”在小頭目的率領下,士兵們沖進神廟,逢人就殺,見人就砍,如同砍瓜切菜一般。一時間,廟里殺聲四起、哀嚎震天,只見刀光劍影,鮮血四濺,巴力信徒的頭顱在空中飛來拋去。屠殺結束之后,他們又摧毀城里所有的巴力神廟,將廟里的柱像都拿出來焚燒,將木雕、石雕的巴力柱像統(tǒng)統(tǒng)毀壞,把所有的巴力神廟都改為公共廁所。這樣,耶戶就完全、徹底地消滅了巴力信仰。
在這場殘酷血腥的宗教斗爭中,耶戶是個性最鮮明、最淋漓盡致的一個人。他敢作敢為、英勇豪邁,同時又粗中有細、胸有成竹,為了達到消滅異教的目的,他以退為進、小心翼翼,一步一步地引誘對方就范,最后,憑借強有力的軍事實力和運籌幃幄的智慧心機,完成了這場血腥的屠殺。他的對手變得軟弱無力、被動不堪,只有招架之功而無還手之力。耶戶的所作所為正好驗證了中國老子的一句話: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
將欲弱之,必固強之:
將欲廢之,必固興之;
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上一篇:《基督教文學·《圣經·舊約》·耶弗他和女兒》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基督教文學·《圣經·新約》·耶穌之死和復活》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