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1988 彩色片 96分鐘
法國克洛德·貝里影片公司攝制
導演:讓—雅克·阿諾 編?。航芾瓲枴げ祭?根據詹姆斯·奧利弗·柯伍德小說《灰色的王》改編) 攝影:菲利普·盧斯洛 主要演員:小熊“約克” 大熊“卡爾” 杰基·卡里奧(飾湯姆) 杰克·華萊士(飾比爾)
本片獲1989年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導演、最佳剪輯獎
【劇情簡介】
1885年,英屬哥倫比亞某地山區。這里群山險峻,風光秀麗。遠處山峰可見終年不化的冰雪,山坡上綠草如茵,鮮花遍野,林木茂盛,下面是清澈見底的河流,山泉和河水的聲音構成了優美如歌的大自然交響曲。這如詩如畫的地方,人跡罕至,卻是各種動物生存和發展的好處所。
慈愛的母熊帶著它的小熊“約克”生活在這里。一天,他們在巖縫中發現了野蜂巢。母熊為了讓“約克”能享受到一頓美味的甜食,不顧蜂群的蜇咬,用巨掌掏挖巖洞中的蜂巢。然而,好事多磨,幸運總和災禍相廝纏,它掏出蜂巢的同時,也挖空了巨石的根基,巖石翻滾而下,把母熊深埋。盡管“約克”作出了一切的努力,想要救出重壓下的母親,但一切都晚了。
“約克”失去了母親,它發出了痛苦的哀號。只有到了夜晚,它在睡夢中,才從希奇古怪的夢境中尋找失去母愛后的精神慰藉。當白日來臨,它又陷入無盡的孤寂之中。
然而,另一種危險正在悄悄地來到這個山區。
騎馬的獵人在河灘上發現了巨熊的足跡,他們判斷這只熊至少有1500磅重。這給疲憊的獵手無疑注射了興奮劑。他們跟蹤熊跡,找到了這只叫“卡爾”的大熊。隨著一聲槍響,“卡爾”中彈了,鮮血噴涌而出,染紅了和平的綠茵。“卡爾”以頑強的求生欲望,僅憑三條腿逃離了行將覆滅的險境。
“約克”發現了奔逃中的“卡爾”,它緊緊追隨,它需要母愛,至少它也需要一個伴兒。但“卡爾”是一只獨往獨來的公熊,它不需要這個小家伙。它不斷發出咆哮,驅趕“約克”。
疼痛難忍的“卡爾”來到水塘邊,它把受傷的左肩浸泡在冷水中,希望能鎮住槍傷的劇痛?!凹s克”終于找到了機會,它匍伏向前,慢慢接近“卡爾”,并用它的小嘴,舐吮著傷口的血污。這種愛的親昵,把兩只有著不同創傷的熊聯結在一起。
它們開始了共同的生活?!凹s克”也從“卡爾”身上重新獲得過早失去的母愛。“卡爾”的傷口終于痊愈了。
“約克”在草地上,歡蹦亂跳地追逐著青蛙,但是靈巧的蛙類一跳入池塘,它就無計可施了?!凹s克”只能在河灘上翻動著行動不靈的烏龜,這的確也是它的樂趣。大熊“卡爾”則在水塘里充分顯示著高超的捕魚技藝。游弋自如的魚兒,一旦被“卡爾”發現,就逃不過它那看似笨拙而實際上動作敏捷、準確的大熊掌?!翱枴笨诘鹚墨C物,一甩頭,就把鱗光閃閃的大魚拋到河灘上,讓小熊“約克”品嘗這營養豐富的美味。于是,“約克”也學著捕魚,只是遠遠不及“卡爾”的熟練。有時“約克”也會嘗嘗新鮮,摘點野果野食,品一品味道。不巧,它誤食了色彩鮮艷的有毒蘑菇,昏昏迷迷睡了過去。
獵人們絕不會錯失這種機會,這得而復失的大熊使他們焦灼不安,更何況“卡爾”為報這一槍之仇,把他們心愛的坐騎也咬死了。為了獵獲大熊,他們又從遠方調來了一些獵犬,其中有一只黃卷毛狗“迪絲”,是他們最喜歡的,它聰明伶俐,又會媚人。
機敏的獵犬憑它們的嗅覺,很容易就找到了“卡爾”和“約克”,它們狂吠著朝自己的目標撲去。獵人們循著它們的聲音,跟蹤而去?!翱枴焙汀凹s克”朝山頂上逃遁,那里有可以隱蔽的地方,還有他們御敵最佳的地形和天然武器——巖石。
獵犬們接近了“卡爾”和“約克”,戰斗開始了。熊推動著巖石,連珠炮般地向坡下滾去,一些躲避不及的獵犬,被巖石擊中?!翱枴焙汀凹s克”一面還擊一面向高處撤退。氣喘噓噓的“約克”終于落到了后面,因為它無法爬越更陡峭的山巖。
“約克”暫時隱蔽在小巖洞里,它看見獵人們從不遠處走過,它也看到“卡爾”和獵犬群的嘶咬搏殺,“卡爾”用利齒咬住對手,猛一甩頭就把敵手拋向深谷。
獵人們開槍了。但在貼身搏斗中往往只能打中自己的獵犬——因為獵犬畢竟為數眾多?!翱枴苯K于逃脫了。
沮喪的獵人朝回路走,陣亡的心愛的獵犬和它們的滴滴鮮血令他們痛心。特別是奄奄一息的“迪絲”,為了讓它少受痛苦的煎熬,獵人們只能用槍結束它的生命。這的確也是出于無奈。不過,作為痛苦換來的收獲,獵人們發現了“約克”,并毫不費力地抓住了這只毫無抵抗力的小熊。
“約克”的脖頸上被拴上繩索,失去了自由。獵人們圍在篝火旁,準備著下一次狩獵的槍枝彈藥。就在不遠的黑暗處,大熊“卡爾”在窺視著,它在尋找機會營救“約克”。只要天一放亮,它就必須隱蔽到獵手無法發現的地方。
拴著繩索的小熊經常把營棚鬧得一片混亂,它和獵狗以及獵人的馬匹時有沖突,而且把食物罐頭拋散在地,把獵人們的被子撕開,讓棉絮隨風飄飛。不過獵人們并不生氣,因為“約克”那孩子氣的玩鬧給這充滿陰森殺氣的團體帶來了歡樂。獵人們愛上了“約克”,還開了罐裝牛奶喂養它。
孤獨的“卡爾”并沒有放棄營救“約克”的努力。有一天,獵人們分散活動,比爾來到小溪邊,湯姆則攜槍上了山?!翱枴鼻那牡馗欀鴾罚瑢ふ抑鴪髲偷臋C會。這個時刻終于到來了。當湯姆拿著水壺到懸崖邊上裝泉水時,“卡爾”的黑影接近了他。待到湯姆發現時,一切退路都沒有了,他的獵槍距他至少30米以上,而且“卡爾”正擋著他這唯一能生存的退路。求生的本能使他抓起了身旁的石頭……“卡爾”咆哮著貼近他,此刻它幾乎已能把湯姆完全吞沒。“卡爾”威嚴地逼視著,使他意識到一切反抗都無濟于事。他的手松開了,石頭滾下懸崖……
湯姆跪在地上囁嚅著哀求:“求求你,別殺害我……”“卡爾”聽不懂他的話,但它明白,這是為他昨日的罪行在懺悔?!翱枴睉饎倭藴?,也絲毫不去傷害他,它離開了這懸崖。看著“卡爾”的方向,湯姆驚魂未定,他奔向自己的武器,推上了子彈。就在他舉槍瞄準“卡爾”后背的時刻,他遲疑了……
他把槍口轉向天空,鳴槍驅趕“卡爾”,因為獵人們即將到來。湯姆放走了“卡爾”,這件事對獵手們無疑是巨大的震動。他們決定離開這塊野獸生存的樂土,返回自己故鄉。離開營地的時候,湯姆解下了“約克”脖頸上的皮扣環。他深情地說:“小家伙,祝你好運……”
獵手的馬隊行進在歸途上。有人想問湯姆為什么將“約克”放生?湯姆說:“人人都有秘密?!睉已律饺园l生的一切,只有湯姆和“卡爾”知道。這“秘密”將永遠保留在他們心中。
小熊“約克”追隨著這個隊伍,戀戀不舍,湯姆只得騎著馬將他驅趕回山野。隊伍朝山下走去,“約克”登上高坡,它立起身體揮動雙臂向人們告別?,F在它要回歸大自然去。
大自然并非總是富有詩意。孤獨的“約克”此刻要面臨更為殘酷的動物生存競爭。一頭兇惡的美洲獅發現了“約克”,它窮追不舍,“約克”慌亂中從懸崖上連同它棲身的枯樹跌入湍急的河流,它抓住樹干,好不容易才飄到岸邊,然而狡猾的美洲獅早已在那里恭候。于是,又開始了一場生死搏斗,小熊頭部多處被抓傷,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卡爾”趕到,救出了可憐的“約克”。
以同樣的溫存,“卡爾”舐凈了小熊身上的血跡。
雪花飄起來了,大熊和小熊回到自己的洞穴,去享受此刻對它們來說是最為重要的冬眠。洞外一片嚴寒,洞內卻充滿了溫馨?!凹s克”偎依在大熊身旁,平靜地進入夢鄉……
【鑒賞】
這是一部以熊為主角的充滿詩情畫意的影片。在當今的世界上,人們最關注的問題之一就是人類的生態環境。歷史的辯證法告訴我們:無計劃的對大自然的掠奪,將使人類在受益的同時受到加倍的懲罰。許多珍稀動植物瀕臨絕境或實際上已從地球上消失,與此同時人類的生存條件也變得更加惡劣。人與大自然的和諧與交融顯得格外重要。
導演讓—雅克·阿諾又一次利用電影的方法對人類所關注的重大問題進行了闡釋。他的每一部影片都因“史無前例”而令人矚目,從描述史前時期的《火之戰》到反映中世紀生活的《玫瑰的名字》,再到以動物為主角的《熊》,其題材和拍攝難度都是令電影制作行家們發怵的。不過他所取得的成果同樣令人贊嘆。
1988年10月,一支由200名日本推銷商組成的龐大隊伍進入布洛璞—比揚古“熊山”大廳,他們將要作出一個重要的決定。一刻鐘后,他們一致斷言:阿諾的《熊》將是百年未遇的好影片。它將會在日本的放映中獲得極高的收益。
《熊》在法國放映7周,打破了《蘭博續集》創下的票房紀錄;在瑞士和比利時,人們驚嘆“熊打敗了兔子”,這“兔子”就是同年好萊塢創作的由真人和動畫合演的喜劇片《誰陷害了兔子羅杰》,這是該年度美國最賣座片之一。在西班牙,國王和王后將率先觀看這部影片,所得利潤將交給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
《熊》引起了觀眾的普遍共鳴。阿諾向觀眾展示了一個對人類來說是完全陌生的天地。在這里,動物(以熊為拍攝主體)是主人,而人類(以獵人為代表)是入侵者。蠻荒狀態的熊既富感情,有時也具有理性(如“卡爾”對湯姆的“寬恕”),相反,已經掌握使用火和工具的“文明”人類卻顯得如此瘋狂和喪失理性。由于阿諾采用了擬人的手法,其中也包括了運用動物的“主觀鏡頭”和夢境處理,從而使他所要揭示的思想變得通俗易懂而且不言自明。兩只熊依照大自然的法則在這里生活,這法則就是“適者生存”和相當殘酷的物種淘汰?!凹s克”和“卡爾”各自有不同的經歷與創傷(影片表現了心靈的和肉體的兩個方面),然而它們又運用熊的獨特“語言”,通過它們的嗅覺、觸覺等感覺器官來表達情感和進行交流,如“約克”喪母后哀傷的眼神和痛苦的悲鳴;對受傷的“卡爾”的親昵舐吮和同情;“卡爾”在懸崖上對湯姆的無言的控訴與譴責,使強大的人類感到死亡的恐懼;熊洞里“卡爾”對“約克”的撫愛,等等……所有熊的喜怒哀樂,都是人能體會到的,因而獲得了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阿諾把小熊“約克”當成一個孩子來拍攝(如抓青蛙、玩烏龜、在山坡無憂無慮的翻滾嘻鬧),因此,觀眾仿佛是看到一個孩子如何歷經重重困難成長起來的故事。
在這個故事的構成中,諾埃爾·布瓦松的剪輯工作無疑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如果說是“約克”和“卡爾”作出了精采的表演,不如說是阿諾和布瓦松共同創造了熊的精采表演。由于這種杰出的貢獻,他們奪得1989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導演和最佳剪輯兩項獎也是當之無愧的。
在《熊》拍攝過程中,米歇爾·帕爾波拍攝了近一小時的紀錄片《關于“熊”片拍攝細節報導》揭示了阿諾及其攝制組為影片的成功所付出的辛勞。盡管阿諾在制作方面也像美國電影那樣擁有雄厚的資金,但創作上選擇了與美國電影相反的方向。他把資金用于最微妙的探索:使感情成為可以被感受到的。觀眾在觀看影片時,幾乎完全忘記了攝影機,忘記了是在觀看一部關于熊的生活的故事,宛如置身其間,甚至也分不清這是熊的感情,還是自己的感情。人與動物、人與大自然的交融達到了極其完美的程度。
阿諾的攝制隊伍像一個動物園,訓養著各種野獸。馴獸員根據拍攝要求,一遍又一遍地給野獸排練動作,“約克”聰明伶俐,總能很快達到動作要求。最困難的是“卡爾”的受傷奔逃一場戲,馴獸員教它用三條腿奔跑,著實是費盡了心機。演員杰基·卡里奧敢于做出任何演員都不敢做的事,在懸崖山泉旁和“卡爾”的遭遇,沒有用替身演員,也沒有用傳統的蒙太奇手法,在一個畫面中,人熊對恃,憤怒的“卡爾”幾乎咬下了他的頭。美洲獅與“約克”的搏斗,拍攝得同樣艱苦,但阿諾頑強地朝自己的目標走,只要他能想到的,他就要設法去實現。
阿諾的影片使人類接近了動物,使人類感受了熊的情感,反過來,熊的生活和情感又感染了人類,使人類認識這瘋狂的、喪失理智的掠奪最終將危及人類的生存。
《熊》向人類敲響了警鐘。
上一篇:《漂亮的塞爾日》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下一篇:《熙德》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