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女王》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1933 黑白片 103分鐘
美國米高梅影片公司攝制
導演:魯本·馬默里安 編劇:薩爾卡·維爾特爾 H·M·哈伍德(根據薩爾卡·維爾特爾、瑪格麗特 P·萊維諾的同名電影故事改編) 攝影:威廉·丹尼爾斯 主要演員:葛麗泰·嘉寶(飾克里斯蒂娜女王) 約翰·吉爾伯特(飾唐·安東尼奧) 艾因·凱思(飾馬格努斯伯爵) 路易斯·斯通(飾艾克薩爾·奧克森斯蒂爾納) 奧布雷·史密斯 (飾阿格) 伊莉莎白·楊 (飾艾芭)
【劇情簡介】
1632年。30年戰爭中期,一位英武的男人倒在了戰場上,臨終前他對周圍的將士說了一句話:“我是瑞典國王古斯塔夫·阿道爾夫。”司法大臣艾克薩爾·奧克森斯蒂爾納宣布:戰爭已進行了14年,古斯塔夫國王的六歲女兒克里斯蒂娜將繼承王位。音樂響起,眾位大臣翹首以待。宮門啟處,一個小姑娘雄糾糾地走了進來,面對兩旁列隊恭候的宮廷大臣們毫無怯色。當她走近那高大的寶座時,奧克森斯蒂爾納想抱她上去,她用小手一擋,三下兩下爬了上去。奧克森斯蒂爾納請兩位侍衛大臣把象征王位的王冠托在她的頭頂上,他向克里斯蒂娜宣誓:“我將像侍奉王冠一樣地侍奉您,我的陛下。”在他行吻手禮時激動得流出了眼淚。小女王訓導這位白發的前朝老臣:“男人不哭”,之后便發表了她的就位宣言:“我要像父親一樣,做個正義的好國王。我要保護你們大家,保護我的王國……”說著說著,她忘記下面該說什么了,奧克森斯蒂爾納在一旁給她提詞,可是小女王嗔怪他的提醒,她用自己的話說:“我們要等待和平”。滿朝大臣被幼小的克里斯蒂娜顯露的膽識和訓練有素的王者風范震得目瞪口呆。
兩匹駿馬疾馳在雪野上,我們只看得見騎手矯健的身姿和瀟灑的背影,至王宮門前,跑在前面的騎手飛身下馬,健步踏上臺階,直奔宮內,這就是成年后的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身后是她的貼身侍衛阿格。王宮內,司法大臣奧克森斯蒂爾納和財政大臣瑪格努斯伯爵正在等候她簽署文件。此時的瑞典已經控制了歐洲戰場的主動權,但戰爭的巨大耗資使這位女王頗為擔心。瑪格努斯伯爵借公事之便又來與克里斯蒂娜親熱,他是她熱烈的追求者。接著,女王在大殿歡迎為瑞典贏得榮譽和勝利的功臣、她的表兄查爾斯·古斯塔夫王子凱旋歸來,這位英雄正是大臣們極力向克里斯蒂娜推薦的擇偶對象。瑪格努斯愿意女王嫁給查爾斯王子是因為這位統帥長期帶軍出征,他能有機可乘。女王就戰爭是否打下去的問題讓大臣們各陳己見,主戰派與主和派相持不下。克里斯蒂娜在聽取了一位農民代表對連年戰爭的感想后,果斷地宣布:“我厭倦了戰爭,我要和平。”
清晨,克里斯蒂娜偎在床上讀書,這是她的習慣。阿格進來請她起床,克里斯蒂娜走到陽臺上,捧起雪來搓了兩把臉,隨即精神煥發地邊吃早餐邊同阿格聊天。更衣時,女伯爵艾芭進來問安,她是女王的侍女又是好朋友。克里斯蒂娜約她公事完畢后一同郊游,然后開始一天的公務活動。女王先是接見法國大使,同他談及瑞典對法國的關系。在書房里,她同教育大臣討論辦學問題。接著簽署司法大臣送來的文件,當然,奧克森斯蒂爾納最急于解決的還是女王的婚姻大事。他不厭其煩地陳述,因為她是瑞典的國王,是她父親的女兒,為了國家的利益,她就應該嫁給這位瑞典的英雄。克里斯蒂娜對他說,她感謝查爾斯王子對瑞典的功勞,可是她根本不喜歡這位王子,她不能跟他大眼瞪小眼除了打仗以外什么話題也沒有。恰巧這時,老百姓涌進王宮院內,高喊著要見他們的女王,人民期待查爾斯王子成為女王的丈夫。這更讓克里斯蒂娜不勝其煩。她沖著奧克森斯蒂爾納厲聲說道:“我要做個獨身男子,終身不娶!”正當她尋找艾芭出去散心時,看見艾芭在和她的心上人雅克布伯爵商談結婚的事情,艾芭對婚姻的渴望對于心煩意亂的克里斯蒂娜來說不啻是火上加油。盛怒之下,她帶著阿格出游。
茫茫雪野上,克里斯蒂娜和阿格縱馬穿行在雪山、林海之間。擺脫了煩心的宮廷瑣事,置身于美麗、圣潔的冰雪世界中,克里斯蒂娜身心一陣輕松。這時一隊人馬出現在大道上,由于積雪又厚又軟,馬車陷進雪地里,車里的人一個勁兒地報怨又不知所措。克里斯蒂娜讓阿格幫助他們把車拖了出來,作為回報,馬車的主人給了這位熱心人一枚印有瑞典女王頭像的金幣。天色漸暗,大雪封路,克里斯蒂娜和阿格來到一家旅店,租下了旅店里唯一的一間上房。剛剛安頓下來,另一伙人又沖進了旅店,嚷嚷著要最好的房間,說話間才看清原來他們就是剛才陷車的那伙人。馬車主人見到眼前這位氣度不凡的青年紳士顯得有點不好意思,克里斯蒂娜的大度、謙和使得氣氛很快就融洽起來,這位客人因貽誤公務的煩惱也因與這位青年朋友的投機交談消解了。酒店另一邊,兩個醉漢為瑞典女王有幾個情人爭得不可開交,一方說有六個,一方說有九個,雙方的支持者也跟著起哄,說著就動起手來。克里斯蒂娜跳上桌子,鳴槍讓眾人聽她裁斷,她顯得很在行、又很神秘似地說,據她所知是12個。雙方對她的裁斷十分滿意,呼喊著散去。旅店老板趁機建議這位俠義的紳士與后來的客人共同分享那間好房子。克里斯蒂娜萬萬沒有想到會有如此建議,說愿意把房間讓給后者,自己到外面去烤火,不料這反而惹惱了對方,無奈之極只得同意了這個主意。進得房來,馬車主人提議,既然要同榻而眠,須得讓對方知道各自身份。他自我介紹是西班牙國王派到瑞典的特使唐·安東尼奧,克里斯蒂娜則自稱是瑞典的伯爵。旅途勞頓的安東尼奧準備脫衣就寢,他看著站在一邊不動的克里斯蒂娜問:“你睡覺不脫衣服嗎?”萬般無奈的克里斯蒂娜這才下決心動作起來。片刻寧靜之后,安東尼奧側目望去,只見現出女兒身姿的伯爵羞怯地站在房中央,安東尼奧一聲驚呼……
翌晨,大自然無私地繼續用美麗、潔白的大雪裝點著瑞典大地,窗外一片銀色世界,在冰雪的映照下,屋內顯得格外溫暖、明亮。克里斯蒂娜躺在壁爐旁,一邊吃著安東尼奧遞給她的葡萄,一邊聽他講述西班牙的風情。她站起身來環顧室內,深情地撫摸著她睡過的床榻和房內的陳設,像是要把這些對她產生了特殊影響的物件刻在心上似的。五天后,雪停了,安東尼奧要去履行公務了。臨別時,克里斯蒂娜向他保證,斯德哥爾摩一定再相見。
盛裝的瑞典女王準備隆重接見前來覲見的西班牙特使,她身著女式王袍,愈發顯得尊貴和容光煥發。她見到面色蒼白的艾芭,歉意地向她問候并準許了她同雅克布伯爵的婚事。西班牙特使團列隊向女王致禮,當安東尼奧向女王致辭時,猛然看見端坐在寶座上的克里斯蒂娜,驚得他一時張口結舌。這位青年特使的驟然失態引起寶殿上下主賓的驚愕,女王得體地替他解了圍,退朝后,宮內一片喧嘩。克里斯蒂娜在內宮焦急地等待對西班牙特使的單獨接見,艾芭報告女王瑪格努斯伯爵求見,被女王拒絕了。眼看特使就要單獨見到女王,滿腹怨氣和狐疑的瑪格努斯把安東尼奧堵在門口,警告他見到女王須謹言慎行。克里斯蒂娜熱情地迎接她的心上人,可安東尼奧卻彬彬有禮地履行他的使命,他不愿做情人13。他向女王獻上西班牙國王的畫像,表達了他的國王對女王的愛慕之意。女王對特使說,他們之間只是克里斯蒂娜對安東尼奧,是一對相愛的男人和女人,至于那12個情人之說不過是笑談而已,安東尼奧心里的冰雪被克里斯蒂娜的摯熱融化了。
瑪格努斯的期望徹底變成了失望,他在宮內、宮外到處游說,挑起宮廷與民眾對女王和西班牙使臣的不滿。當安東尼奧為女王駕著雪橇返回王宮時,一路受到瑞典民眾的圍攻。回宮后,大臣們圍著女王歷數與西班牙使臣交好的厲害,極力勸導女王嫁給查爾斯王子。一群受了蠱惑的民眾聚集在王宮門外請愿,克里斯蒂娜用自己的施政方針說服了她的百姓們。安東尼奧在返回館驛的路上遇到一伙挑釁的暴徒,他只得拔劍自衛。瑪格努斯伯爵去找克里斯蒂娜女王談判,宣稱他同安東尼奧勢不兩立,保護安東尼奧的最好辦法是讓他返回西班牙。為了安東尼奧的安全,女王同意了。當心情沮喪的安東尼奧正要離開王宮時,艾芭交給他一封女王的密信,安東尼奧看后面露喜色,可偏巧這一幕又被一直盯著安東尼奧的瑪格努斯看到了。
夜深了,難以入眠的克里斯蒂娜來到大殿坐在她的寶座上陷入沉思,司法大臣也因心事重重來到了大殿。克里斯蒂娜對這位撫育她成長為女王的父輩老臣講了她多年來的切身感受,她不愿只作為一種象征,她要像一個普通人那樣地活著。奧克森斯蒂爾納痛心地說,他們雖然對彼此都感到失望,但作為女王,克里斯蒂娜必須對國家履行她的義務。說到義務,克里斯蒂娜再次陷入沉思……。早朝時,文武大臣齊聚大殿。盛裝的克里斯蒂娜鄭重地贊頌為保衛瑞典浴血奮戰,立下汗馬功勞的查爾斯·古斯塔夫王子等功臣。她接著宣布,她不能嫁給查爾斯王子,她要把王位讓給他,因為他是最稱職的王位繼承人。圣旨頒下,包括查爾斯王子、奧克森斯蒂爾納、瑪格努斯在內的全體大臣都驚呆了,繼而一片嘩然,他們不能接受沒有女王的現實。克里斯蒂娜交出權杖、摘下王冠,在眾人的簇擁下,走出閃耀著權力光輝的王宮正殿。
克里斯蒂娜乘馬車離開王宮。又一隊車馬直奔邊界而去,過了界橋車隊停下等候,車里走出安東尼奧。一哨人馬抄近路斜刺里疾趨邊界,界橋邊,瑪格努斯與安東尼奧相遇了。緊接著,選地方,決斗。克里斯蒂娜乘坐的馬車也到了界橋,她吻別了艾芭,與阿格二人二騎飛馬躍過邊界。天色已晚,不見裝載行李的馬車到來,克里斯蒂娜心急火燎。
翌晨,克里斯蒂娜興沖沖地趕到碼頭,一艘大船停泊在岸邊,只是不見安東尼奧來接她。上了船,看到甲板中央停放著一個人,一種不祥之兆襲上心頭,安東尼奧靜靜地躺著等待克里斯蒂娜的到來。滿懷希望和熱情的克里斯蒂娜看到重傷的安東尼奧,心如刀絞。她安慰安東尼奧他們從此再不分離,安東尼奧微笑著躺在心上人的懷抱里永遠地睡去了。
克里斯蒂娜站在船頭,帶著她的安東尼奧,順風駛向他們的歸宿。
【鑒賞】
1933年春天,葛麗泰·嘉寶在返回瑞典家鄉途中遇到她的劇作家朋友薩爾卡·維爾特爾,劇作家推薦嘉寶讀讀她撰寫的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的傳記。這位女王的獨特性格和她傳奇般的經歷使嘉寶怦然心動,她立即同米高梅影片公司協商簽約。不久,嘉寶返回好萊塢,她帶回了薩爾卡·維爾特爾改寫的劇本和一整箱有關瑞典女王的資料。是年歲末,米高梅公司的《瑞典女王》問世。在這個意義上講,這是嘉寶策劃的一部嘉寶影片。
嘉寶扮演瑞典女王,究其原因是她對克里斯蒂娜由衷的欣賞和喜愛。她欣賞她獨來獨往的個性,欣賞她追求自由、敢于擺脫束縛的勇氣,欣賞她高貴的帝王氣質,欣賞她巾幗不讓須眉的才情。而克里斯蒂娜的個性、勇氣、氣質和才情又恰恰是嘉寶自身的構成元素,很難分清楚嘉寶在扮演瑞典女王的過程中演的是克里斯蒂娜還是她自己。嘉寶不也是極力擺脫明星的光環而盡其所能去做一個自在的“我”嗎?她不也是不愿隨波逐流而獨善其身嗎?她不也是我行我素急流勇退嗎?她不也是甘于隱居而自得其樂嗎?克里斯蒂娜女王和葛麗泰·嘉寶何其相似乃爾。在這種藝術創作的沖動下,嘉寶塑造克里斯蒂娜的成功就在情理之中了。是時,嘉寶已是享譽全球的大明星,十幾年的銀海沉浮,擁抱了榮譽和花環;半生的社會生活體驗,品嘗了世間的甘酸冷暖。有了如此豐厚的藝術與生活的積淀,嘉寶內心與精神的充實、自信和富有猶如一位女王一樣。在她扮演克里斯蒂娜的同時,她也登上了藝術殿堂的王位,達到了她表演藝術輝煌的巔峰。
影片基本上是尊重歷史的。歷史上的瑞典女王性情孤傲,博覽群書。她生于戰爭年代,因為她將來要做國王,所以從小就被當作男孩子來撫養,喜穿男裝。但是,她對朝政,尤其是對連年的戰爭沒有興趣。她27歲退位,是因為改變了宗教信仰,專心致力于她所酷愛的藝術研究,而不是為了愛情。影片之所以把女王退位的根本原因做了改動,一方面是出于作品的藝術需要,使影片更富于戲劇性和傳奇色彩。另一方面也使作品更貼近嘉寶本人——米高梅影片公司的搖錢樹,使影片更具觀賞價值和票房價值。但作為傳記影片來講,《瑞典女王》倒是一直遵循著一個原則,那就是克里斯蒂娜追求個性自由這條主線,而且是頗下功夫的。為了讓影片獲得成功,整個制作過程都是圍繞嘉寶來運作的。《瑞典女王》的編劇、導演都是嘉寶的朋友;扮演西班牙特使的約翰·吉爾伯特是嘉寶親自挑選的 (本來安東尼奧一角是由勞倫斯·奧立弗扮演的,但在拍愛情戲時奧立弗不入戲,嘉寶否定了他而親點吉爾伯特,雖然影片的事實證明吉爾伯特扮演的安東尼奧并不成功);該片的攝影威廉·丹尼爾斯、美工亞歷山大·特魯鮑夫、作曲赫伯特·斯托薩特以及服裝設計阿德里安,這些重要的創作人員都是嘉寶喜歡的合作伙伴,他們為保證《瑞典女王》的成功,為了讓嘉寶在影片中閃現最耀人的光彩,付出了極大努力。可以說,《瑞典女王》 是明星制度下的典型產物。
嘉寶雖身為大明星,但她的星運并不好。在《瑞典女王》之前,她已經在好萊塢拍了15部影片,由于好萊塢的高度商業化及其作品的美國味,嘉寶尚未遇到一部能盡情發揮她演技和個性的影片,《瑞典女王》給她帶來了機會。嘉寶沒有辜負眾位合作者的期望,她在影片中展示了潛在的資質和她美的另一個側面。影片中嘉寶著男裝的造型瀟灑、俊美,十分惹人喜愛。在電影作品中(此處不談戲劇),男扮女裝或女扮男裝的角色并不乏見。男扮女裝的人物多具喜劇味道,或因其扭捏作態,或因其洋相百出而令觀眾忍俊不禁。而女扮男裝的人物往往以其造型的新鮮和俊美首先引起觀眾的注意,女扮男裝的角色又容易被人冠以女中豪杰、巾幗英雄之類的稱謂而以其不俗的氣質博取觀眾的好感。這種女性潛在的資質一經男性化的包裝出現在銀幕上時,往往把陽剛之美和陰柔之美統一在一個人物身上,極容易調動起人們(觀眾)潛在的審美需求,因為這類形象在真實的生活中并不多見,因而更接近人們理想中的影子。嘉寶因其以往扮演的角色類型而成為銀幕上典型的美人,她的女性美是出了名的。但在《瑞典女王》中,經過導演,特別是服裝師阿德里安的精妙設計和包裝,嘉寶以男性化的女性形象在銀幕上亮了相。當銀幕上出現兩個騎術精湛,身姿矯健、優美的騎手時,觀眾很難一下子把騎手同女人聯系在一起。當騎手脫下斗篷,摘下寬邊禮帽面對鏡頭時,觀眾才看清楚這位身著馬褲,足蹬馬靴的青年原來是成年后的克里斯蒂娜女王。觀眾的情緒一下子被調動起來。特別是嘉寶在小旅店里扮成青年紳士的那身裝束,與嘉寶自身的形體和氣質以及克里斯蒂娜的內在精神是那么地貼近,外型美與內在美在這里得到了完美的統一。這種人物造型對于劇情的連貫和發展以及對人物性格的鋪墊所產生的效果大大超過了觀眾的期望值,造型與服裝在《瑞典女王》中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嘉寶在《瑞典女王》里全面展現了她與生俱來的超凡脫俗的氣質。她的臉上總是帶著一副迷人、又讓人猜不透的神態,不管是男裝的還是女裝的克里斯蒂娜,俊美的面容上總是透著一股英氣,這給她本來已經很美的面孔又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增加了幾分若實若虛,若即若離的幻覺,讓人覺得她既在現實中又在想象里。這是嘉寶對克里斯蒂娜,也是對其自身的一種詮釋。嘉寶給角色的定調,奠定了她在這部影片里的表演基調。
影片中,從觀眾一接觸成年的克里斯蒂娜起,政務、婚姻就困擾著她。以影片作為典型的一天為例。清晨,克里斯蒂娜蜷臥在床上看書,這是屬于她僅有的快樂和松弛。從阿格叫她起床開始,她就不屬于自己了。克里斯蒂娜以極快的速度穿衣、洗臉、進餐、接待艾芭,嘉寶在表演晨起這一過程時,動作十分連貫、利索,不帶閨房里的脂粉氣,又在灑脫中透著女性特有的柔美,分寸感拿捏得恰到好處。接著是以國王的身份接見法國使臣和她的大臣,克里斯蒂娜以其優雅的風度和廣博的知識讓外國使臣和她的大臣折服。在討論是要戰爭還是要和平的重要一場戲里,嘉寶的克里斯蒂娜在控制主戰派對主和派的激烈爭論時,游刃有余,節奏掌握得十分合理。嘉寶以她特有的低沉、略帶沙啞但富有穿透力的聲音,振振有辭地坦陳和平對瑞典的重要性。這段本來像是個人宣言般的臺詞,一經從嘉寶口中流淌出來,就像是抑揚頓挫的詩句一樣,不僅優美、悅耳,而且充分表現了帝王的氣度和威嚴。此處的嘉寶不僅暢抒胸臆,觀眾也從中得到了極美的藝術享受。接下來是面對奧克森斯蒂爾納一而再、再而三的勸婚和瑪格努斯的糾纏,當不勝其煩的克里斯蒂娜憤怒地喊出“我將獨身死去”時,觀眾對女王的追求自由給予了充分的認同。嘉寶在處理這種境遇下的克里斯蒂娜時,是以其咄咄逼人的氣勢,對抗或以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由,或以個人利益為目的強加給她的選擇,張揚那本應屬于她的權力和自由。
影片后半部分,嘉寶開始展示克里斯蒂娜作為普通人的另一側面。當克里斯蒂娜看到一行過路人陷車時,他們的狼狽相逗得她開懷大笑,繼而出主意,助其脫離困境,然后調轉馬頭故意圍著馬車繞了半圈揚長而去。短短幾個鏡頭,克里斯蒂娜聰明、調皮的性格就勾勒了出來。旅店里的戲是影片中最出彩的部分。馬車主人再次見到這位英俊的貴族青年時,其尷尬程度不亞于再次陷車,但很快他就對這位風度翩翩、談吐不凡的帥哥產生了好感。當一幫粗俗的醉漢為瑞典女王的情人數目打賭、拳腳相見時,嘉寶的女王以男人的氣度和方式解決了男人的問題,她幽默的語言和倜儻不羈的風流樣讓在座的所有男人黯然失色。她被邀請與另一男人同床共眠時,嘉寶所表現出的那種有口難辯、莫可奈何還要硬充好漢的窘態,不僅烘托了劇情也吊起了觀眾的胃口。當克里斯蒂娜再次出現在畫面上時,完全換了一副模樣。穿著女式睡袍的她神采奕奕、光彩照人。嘉寶在表現沉浸在愛的甜蜜里的女王時,沒有用語言,而是用了一組充滿詩意的舞蹈動作,她深情地撫愛著房里的件件陳設,動作舒緩,舉手投足間流淌著從內心里溢出來的柔情和幸福。這套心靈的語言用在嘉寶的克里斯蒂娜身上實在是神來之筆,把女王豐富的情感世界刻畫得淋漓盡致。此時的女王,再也不是扮成男人的國王,而是她心儀已久的幸福的女人,嘉寶的表演技巧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辭去王位一場是影片的高潮。當克里斯蒂娜從容地交出寶球、權杖,摘下王冠、脫下王袍、走下寶座時,大臣們和觀眾們同時產生一種失落感——她帶走的實際是一直存在于他們心中的瑞典王國的驕傲和尊嚴。嘉寶把握這段戲時,剛柔并濟,言語、動作、神態中透著一股世俗凡人不可抗拒、更不可企及的尊貴和威嚴。克里斯蒂娜拋棄了世人仰慕的王位去追求自我,等待她的卻是戀人的遺體。在導演的啟示下,嘉寶表現心力交瘁、萬念俱灰的克里斯蒂娜時,她獨立船頭,勇往直前,面部和眼睛沒有一絲表情。她像一尊雕像,像一位女神,給觀眾留下無盡的遐想……。這個鏡頭一直被譽為電影史上的經典,是后來者學習電影表演的模范。嘉寶為瑞典女王立傳,也為自己樹立了一座豐碑。如果從一首詩、一幅畫里能看到詩人和畫家的靈魂的話,那么在《瑞典女王》中,我們也能體味到嘉寶那充滿生命與靈氣的電影演員之魂。
上一篇:《現代啟示錄》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下一篇:《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