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1977 彩色片 130分鐘
南斯拉夫波斯納電影制片廠攝制
導演:哈路丁一西巴·克爾瓦瓦奇 編劇:喬·萊博維奇 攝影:米·迪科薩夫列維奇 主要演員:巴·日沃伊諾維奇(飾瓦爾特)拉·馬爾科維奇(飾謝德) 留·薩馬爾季奇(飾吉斯)
【劇情簡介】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末期。法西斯德國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打擊下,距離總崩潰已經為時不遠了。
德軍A兵團裝甲部隊共20個師,正從希臘向南斯拉夫的維謝格拉特方向撤退。但A兵團裝甲部隊缺乏燃料,必須在7天內將薩拉熱窩市的油料運送到維謝格拉特備用。薩拉熱窩的黨衛軍頭目萊爾將軍接到命令,召開了緊急會議。萊爾將軍說:“目前保衛德國就指望這20個師了。我們的任務是,必須保證部隊從希臘和南斯拉夫迅速撤退,最重要的是燃料。薩拉熱窩將成為我們向裝甲部隊供應燃料的基地?!睘榇耍麄冎贫艘粋€搶運燃料的“勞費爾行動”計劃。
為了順利執行計劃,老牌特工、黨衛軍上校馮·迪特里施被派到薩拉熱窩。助手上尉比肖夫向他介紹情況說:“這座城市游擊隊的力量非常強大,領導人叫瓦爾特。但始終沒有抓到。瓦爾特簡直是個幽靈,我甚至懷疑他是否存在。”馮·迪特里施指點著周圍微笑說:“我可不相信鬼,他確實存在,就在這一帶活動?!?br>
就在馮·迪特里施到達薩拉熱窩后的第二天夜里,薩拉熱窩郊區的一座鐵路高架橋梁被游擊隊炸毀了。爆炸巨響過后,游擊隊負責人瓦爾特向大家揮手:“游擊隊員們,快跑!”大家撤進樹林。瓦爾特和游擊隊員布蘭克與趕來搜索的德國兵交火后,邊打邊撤,他們跑到養路工值班房門口,遇上了接應他們的養路工奧布倫。奧布倫把他們引進地下室,躲過了德國兵的搜索。瓦爾特和布蘭克分手時,要他通知有關人員,明天下午到游擊隊員吉斯工作的照相館碰面,召開他組織的非法委員會會議。隨后,瓦爾特走在靜悄悄的街上,突然,一輛小汽車跟上來。瓦爾特鉆進車里,低聲吩咐司機:“到蓋世太保那兒。”原來這是馮·迪特里施派出的名叫康德爾的間諜假冒的瓦爾特,炸橋行動是他騙取游擊隊員信任采取的一個手段。聽了情況匯報,馮·迪特里施高興地說:“康德爾像一個真正的游擊隊員一樣打死了德國士兵,有誰還懷疑你不是瓦爾特呢?”臨別,馮·迪特里施要比肖夫按名單把參加炸橋的游擊隊員抓來殺掉,只留下參加了非法委員會的布蘭克。并囑咐康德爾讓非法委員會成員去發展組織,盡量使瓦爾特的組織陷于混亂。同時要他們開始監視養路工奧布倫,以便搜索到真正的瓦爾特的線索。
車站工長蘭克斯也是游擊隊員,他很想告訴瓦爾特他不同意炸橋這種盲目的行動,可他不認識瓦爾特。這時,兩個德國鬼子走進車站值班室,正在值班的蘭克斯立刻認出德國軍官是游擊隊員皮勞特化裝的,另一個是游擊隊員蘇里。當皮勞特知道蘭克斯對這次炸橋有意見時,斷然說:“這絕不是瓦爾特讓這么干的?!彼屘m克斯立刻打電話向昨晚當班的奧布倫了解情況。此時,奧布倫已被比肖夫派來的便衣警察監視。皮勞特和蘇里趕到奧布倫那里,借機車排放蒸汽聲掩護,打死便衣警察,救走了奧布倫。下午,非法委員會成員帕夫爾、米爾娜按布蘭克的通知,來到吉斯的照相館。假瓦爾特要大家不要相信任何人,誰和他們聯系,都要向他報告。接著他要走了報務員妮達準備向解放區轉移的17名游擊隊員的名單。很快,又一批游擊隊員被殺害了。
這天夜晚,以鐘表匠身份作掩護的老游擊隊員謝德同皮勞特和蘇里一起研究對付敵人的策略。皮勞特從奧布倫口中得知,那天他所掩護的兩個人中有一個是布蘭克,決定讓游擊隊員伊凡和布蘭克第二天在哈姆飯店會面。第二天,在哈姆飯店餐廳布蘭克告訴伊凡是吉斯帶他認識假瓦爾特的,聯絡地點是吉斯的照相館,暗號是“我要放大我表妹的一張照片”。布蘭克走出飯店不遠,就被在汽車里監視他的康德爾開槍打死。守在飯店外面的蘇里發現特務又盯住伊凡,立即趕到謝德的鐘表店,商量對策。謝德說:“估計伊凡已從布蘭克那里知道很多情況”,他們決心和敵人斗智。伊凡被敵人緊咬不放,中彈受傷。特務把伊凡送到醫院。在醫院里,在德國兵的監視下,伊凡被游擊隊巧妙地用掉包計換了出來。
伊凡醒過來,把布蘭克犧牲前告訴他的話都告訴了皮勞特。皮勞特立刻讓蘇里通知解放區;德國間諜化名瓦爾特打入游擊隊組織。內部出了叛徒,聯絡地點在吉斯的照相館,那么,吉斯會不會……皮勞特馬上找到打入敵人警察局工作的斯特利,讓他設法查清游擊隊員中有誰被捕過,同時決定立刻去吉斯的照相館,考察吉斯。這時,布爾吉、帕夫爾、米爾娜按假瓦爾特的通知在吉斯的照相館碰頭。假瓦爾特說:“伊凡是德國間諜”,布爾吉不相信,正爭辯著,門外響起急促敲門聲,吉斯讓大家躲到暗室,自己去開門。進來的是皮勞特,他是來考察吉斯的。吉斯不認識他,沒好氣地問他:“干什么?”皮勞特說出暗號。又有人在敲門,門開了,進來幾個氣勢洶洶的德國巡邏兵,他們搜查了暗室,只找到滿是煙蒂的煙灰缸??山又麄儚钠谔厣砩纤殉鍪謽?,放在煙筒里面的沖鋒槍也被搜出來。于是,吉斯和皮勞特被巡邏隊帶走。路上僻靜處,皮勞特做個手勢,吉斯立即和他同時襲擊巡邏隊,把德國兵打翻在地,然后向旁邊的小道跑去。原來這是配合考查吉斯的游擊隊化裝的德國兵??磥砼炎兊牟皇羌梗菚钦l呢?皮勞特借口餓了,讓吉斯帶他到米爾娜家吃東西。吉斯說明了來意,幫米爾娜到廚房做飯。米爾娜責怪吉斯:“你不該把他帶到這兒。”吉斯解釋:“他知道暗號。”米爾娜問:“誰告訴他暗號?”吉斯說:“布蘭克”。米爾娜冷冷地說:“這個暗號不可靠了?!背燥垥r,米爾娜不斷地盤問皮勞特,一直注視著皮勞特的表情。當吉斯說:“布蘭克被打死了”時,她陰森地對皮勞特說:“你并不感到驚奇。”皮勞特坦然地說:“我驚奇的倒是我們有些人還活著?!?br>
當天晚上,幾十名游擊隊員出發襲擊停在街頭的德軍卡車。行動是在吉斯的照相館里研究決定的。謝德的女兒阿茲拉跟在布爾吉后面,第一次參加戰斗,她很興奮。然而,當游擊隊員快靠近卡車時,所有卡車的篷布同時拉開,每輛車上露出一挺機槍,瘋狂噴射出火舌。游擊隊員紛紛中彈,布爾吉也被擊中。阿茲拉奮不顧身去救布爾吉,被法西斯的子彈打中,倒在布爾吉身旁。
這次事件后,皮勞特增強了對米爾娜的懷疑。他來到米爾娜家,要進一步考察她。皮勞特交給米爾娜一只停擺的表,表上的指針是10時10分。他告訴她不要撥,今后和他聯系就用這個。臨走,皮勞特特地關照米爾娜,如果有人問,就說他已離開薩拉熱窩,對帕夫爾、吉斯也不要說。第二天,老游擊隊員謝德的鐘表店里來了一個陌生人,用暗號和謝德接頭。陌生人說:他有重要情報要親自交給瓦爾特,5點鐘在清真寺見面。謝德通知了瓦爾特。但到4時40分,打入警察局的斯特利來找謝德,告訴他清真寺附近布置了機槍。謝德明白了,剛才來的陌生人是執行誘捕瓦爾特任務的特務。還差10分鐘5點,通知瓦爾特已不可能。謝德平靜地對學徒凱姆說:“孩子,好好學手藝,一輩子都用得著?!倍笏鲜謽屪叱龅觊T。離5時差2分,他來到清真寺,見到正焦急地等待著的那個特務。謝德掏出手槍,打死了特務。清真寺上的機槍響了,謝德中彈倒在地上,犧牲了。槍聲給瓦爾特等人報了警。
A兵團裝甲部隊繼續向維謝格拉特趕來。但油料已不多了。斯特利得到這個情報來向皮勞特匯報。聯系德軍在鐵路沿線加強防守的情況,他們認為這和“勞費爾行動”有關。斯特利又告訴皮勞特敵檔中有非法委員會一個成員去年被捕的材料??磥恚磺卸己苊髁肆恕?br>
第二天,鐘表店的凱姆按皮勞特的布置,在街頭叫賣鮮花,等候米爾娜。米爾娜來了,對上暗號后,按照凱姆的指點她走向墓地,見到皮勞特。皮勞特問她:“你們委員會聯系了多少人?”米爾娜說:“50多人?!逼谔卣f:“敵人已搞到非法委員會名單,這些人必須轉移到解放區去,今晚就走?!逼谔赜终f:“瓦爾特讓你開一張和你聯系過的人員名單,寫好交給帕夫爾。晚上10時到樹林里集合。不要讓吉斯知道,他叛變了”。臨走,他又向米爾娜詢問了吉斯的地址。幾小時后,皮勞特、蘇里、巴克在地球廳酒吧找到吉斯,向他出示在他家里搜出的一張蓋世太保釋放他出獄的證件。吉斯吃驚地叫起來:“我長這么大沒聞過監獄的味!”蘇里和巴克不許他再解釋,把他打暈過去,扛起就走。臨走,皮勞特警告酒吧老板庫茲曼:“有人問,就說他失蹤了。”皮勞特一走,庫茲曼立刻打電話給肖特:“我是地球廳,貨已發出,一切都很正常?!毙ぬ卣敲谞柲仍谔貏諜C關的化名。米爾娜是去年被捕后叛變的,現在已是蓋世太保的特務。假瓦爾特就是她引進游擊隊組織的。米爾娜接到電話,立即給康德爾發報:他們已中圈套,吉斯被干掉,要晚上到森林里去的人員名單??档聽栚s緊向馮·迪特里施報告這些情況。馮·迪特里施得意忘形:“真是妙極了!那個名單怎么樣啦?”康德爾說: “名單準備好了,里面有5個特務”,他指著黨衛軍少尉阿克瓦里斯說: “這是負責人。”
皮勞特又給敵人布下了陷阱。晚上,馬利施帶領去解放區的游擊隊員走到一個院子里,突然發現被“德寇”包圍了。包圍他們的“德寇”還搜出一份名單。化裝成中士的鮑羅故意喊叫著:“都給我斃了!”阿克瓦里斯聽說要槍斃,頓時冒出冷汗,趕緊亮明身份:“我是德國軍官,我要見你們的指揮官”。阿克瓦里斯見到一名指揮官,申明了自己的身份,并說:“我們的人已經插到游擊隊中間去了。”那指揮官指著搜出來的一份名單對阿克瓦里斯說:“在你們的人名上做個記號?!卑⒖送呃锼拱炎髁擞浱柕拿麊谓唤o指揮官,得意地說:“拿去吧,除了這五個人以外其他都是游擊隊員,你們可以槍斃他們!”那指揮官正是皮勞特,他說:“黨衛軍少尉先生,我要做的正相反!”
皮勞特終于打破了敵人的奸計,米爾娜的叛徒面目也完全暴露出來。夜里,她驚恐不安,憂心忡忡,她想拿槍,一個人按住了她的手?!凹?”她大驚失色。皮勞特也走進來,米爾娜去年被捕后叛變并幫助德國間諜假冒瓦爾特混進游擊隊的事實被揭穿了,她像癩皮狗一樣發著抖求饒。皮勞特打開發報機,把話筒交給米爾娜,勒令她和假瓦爾特通話:“你就說有關于瓦爾特的重要情報,過一小時你在磚窯等他。”可是,在磚窯,當假瓦爾特正要過來接頭時,米爾娜突然狂喊:“別過來!”康德爾急忙掉轉車頭逃走,米爾娜拼命追趕汽車,康德爾探出頭來開槍打死了她。皮勞特、蘇里和吉斯緊緊追趕康德爾等人,一直打到天亮。子彈打光了,他們展開徒手搏斗。皮勞特終于將康德爾打落山下,被蘇里和吉斯截住,面對這個丑惡的敵人,吉斯扣動了沖鋒槍的扳機。
“勞費爾行動”計劃開始了,一批批傷員被送進車廂,火車一到油庫,車廂就會改裝油料。10時20分,送傷員的列車進站。馮·迪特里施命令25分鐘內把傷員全部撤下來,油車必須在一小時內開出。就在這時,在路上劫獲了德軍卡車的皮勞特等人趕到了油庫車站。皮勞特按事先得到的情報,和蘇里、吉斯一直朝車頭走去。他們打倒司機,換上司機的衣服,看著一桶桶的油被裝上車。車終于開動了。就在這時,德軍發現了三個被打暈的司機,他們急忙要截住這輛車,但已經晚了。在車上押車的比肖夫指揮士兵同游擊隊員展開了激戰。在上坡時,皮勞特設法使車頭與車身脫開,在下坡時,他又松閘使列車頭急速撞上車身,油罐車劇烈爆炸,烈火燃遍四野,“勞費爾計劃”徹底破產了。勝利的時刻,吉斯想起皮勞特答應過介紹他認識真正的瓦爾特的諾言,他對皮勞特說:“我今天一定要見到瓦爾特。”蘇里指著皮勞特微笑說:“他就在眼前!”
很快,柏林派人來接替馮·迪特里施的職務,并將他押回受審。當馮·迪特里施走出辦公室,和押送他的特務走在可以縱觀薩拉熱窩全景的大路上時,他忽然清醒了,自語道:“太有意思了,我來到薩拉熱窩就尋找瓦爾特,可是找不到?,F在,我要離開了,總算知道了他……”一名特務急忙問他:“你知道瓦爾特是誰?馬上告訴我他的真姓名?!瘪T·迪特里施說:“我會告訴你的??矗@座城市,它就是瓦爾特!”
【鑒賞】
南斯拉夫電影的一個突出方面是善于拍攝戰爭題材影片,這并不是緣于引燃第一次世界大戰導火索的城市薩拉熱窩就屬于這個國度,更非由于這個國家有什么拍戰爭片的癖好,我們只需記住這樣的事實:從1459年土耳其征服塞爾維亞起,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止,南斯拉夫先后受到土耳其、奧匈帝國統治幾近500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僅有一千多萬人口的南斯拉夫死亡160 萬人,比英國(死亡32萬人)、法國(死亡52萬人)、意大利(死 亡 40萬人)、美國(死亡32.5 萬人)的死亡人數加在一起還要多3萬5千人。這是一個飽受磨難的民族,也是一個有著頑強生命力的不屈的民族,有著許多可歌可泣斗爭歷史和英雄人民的民族。
從電影史角度看,南斯拉夫拍攝戰爭影片是有傳統的。1911年完成的南斯拉夫第一部故事片《卡拉格奧爾基》(與外國公司合拍),表現的就是1804年~1813年間塞爾維亞人民反抗土耳其侵略者的斗爭歷史。但整個二戰前,處于經濟落后狀態的南斯拉夫民族電影業同樣是非常不發達的。南斯拉夫電影事業恰恰是在二戰期間發展起來的,是從戰爭片起步的。還在南斯拉夫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反法西斯斗爭期間,人民解放軍和游擊隊最高指揮部就于1943年決定建立電影小分隊,專門拍攝表現反侵略戰爭的新聞紀錄片。短短幾年后的1947年5月,南斯拉夫表現游擊隊斗爭的第一部故事片《贊歌》出現在銀幕上,標志著南斯拉夫電影事業開始一個新的階段。
南斯拉夫戰爭題材影片的一個突出特點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斗爭為基本內容。電影藝術家不斷地從不同方面來揭示戰爭的本質,使觀眾對反法西斯戰爭的意義獲得深刻認識。幾十年來,南斯拉夫拍攝的戰爭片內容廣泛,幾乎表現了這場戰爭的各個方面:有規模巨大的對重大戰役進行正面表現的史詩性影片,如《烏日策共和國》、《蘇捷斯卡戰役》、《涅列特瓦河之戰》等,有表現具體戰爭事件的影片,如《橋》《南方鐵路之戰》《紅色的土地》等,有歌頌戰爭中英雄人物的影片,如《姆拉登醫生》、《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等,有通過一兩個人的遭遇對戰爭進行的側面描述,如1966年的影片《幻想》,有表現戰斗本身的,如影片《在德瓦爾登陸》、《向德林進軍》等,既有表現這些戰斗參加者的英勇行為的影片,也有通過戰后人民的感受和處境來反映人民對戰爭思考的影片,如1963年拍攝的影片《拉多波里》等,還有通過兒童的眼光來看這場戰爭的影片,如《危險的道路》,它們組成廣闊的畫面,對戰爭的表現越來越多樣,越來越深刻。
南斯拉夫戰爭片的另一個突出特點是在反法西斯斗爭題材的影片中著力塑造人民的形象,《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就是一個代表。影片的環境背景是薩拉熱窩,這是歐洲中部的一座偏遠城市,是南斯拉夫的一座英雄城市,是一座孕育英雄的城市,是有著眾多人民英雄的城市。英雄是一種古老的人類心儀,英雄的本質或許有許多共同處,甚至有著超越時代的品質,英雄的具體形態則是各種各樣的。在南斯拉夫戰爭題材影片中,我們比較熟悉的英雄形象有兩種,一是以瓦爾特為代表的傳統型英雄,這是一些帶有傳奇性和神秘色彩的、“有著非凡體格特質或精神特質的具有神圣感召力和道德感召力”的具有卡里斯馬特質的英雄,二是以謝德、吉斯為代表的普通人型的英雄,他們是有自己豐富個性的人,有的還是有各種缺點、弱點的人,甚至有著不相同的人生觀,如曾與《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同期上映的南斯拉夫二戰題材影片《橋》,片中那位開始不愿炸橋的工程師,盡管他知道這是為了抗擊法西斯,但他仍不想親手毀掉自己設計的橋,而橋最終還是在他手里炸毀了。它表明了一種觀念:人民不僅是群體,也是生動具體的個體,包括那些不知名姓的群眾,他們的行為本身從總體上構成人民英雄形象。對此,影片《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中有一個典型的闡釋性情節:幾十名游擊隊員夜襲廣場停放的德軍卡車,遭到伏擊,大多數犧牲了。第二天,德寇妄圖打死前來認領尸體的人,進一步威懾人民。廣場上群眾越聚越多,瓦爾特在人群中囑咐大家不要過去,德國人會開槍。然而,當謝德看到自己的女兒躺在血泊里,他毅然挺身走過去。這時,比肖夫下令開槍,士兵舉槍,在這危險時刻,皮勞特和蘇里等游擊隊戰士從容迎上前去,群眾一個接一個跟了過去。終于成百上千的群眾默默地堅定地走向犧牲者的尸體,德軍退卻了。這個群眾場面表明英雄就在普通人中,英雄也是普通人,英雄來自人民,人民就是英雄。人民的意志就是英雄行為的出發點和歸宿。有意味的是,在這部影片中,與世界戰爭文化中具有共性的那種傳統型的孤膽神奇英雄形象不同,瓦爾特并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克里斯馬”英雄,更不是那種純粹的西方式個人英雄,他一直以皮勞特的化名隱藏行動,這也是英雄的人民性的一種寓示。他的神秘性和人民性最大限度地將英雄和人民融合一起。其實,《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片名本身就是一個泛指,瓦爾特一個人是保衛不了薩拉熱窩的,是人民在保衛薩拉熱窩,瓦爾特是人民的一個代表。
多年來,南斯拉夫的戰爭片樣式豐富多彩。既有史詩性影片,還有所謂“游擊隊西部片”,有悲劇性影片,還有各種戰爭驚險片。它們逐步形成自身成熟的藝術風貌。1977年拍攝的《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作為70年代末期較早輸入我國的驚險樣式戰爭影片之一,受到我國觀眾熱烈歡迎。在歐洲一大批反法西斯戰爭影片中,《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也稱得上是有代表性和有特色的一部。從樣式角度看,它屬于那種以曲折的情節、豐富的懸念性抓住觀賞心理的驚險片。對我國觀眾來說,表現革命戰爭時期地下斗爭生活的影片,并不陌生,一直很受歡迎,這部影片同樣充滿我國觀眾熟悉的這一類影片的懸念方式,和十分引人的懸疑性表現。影片一個突出特點是敵人我中,我人敵中,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如影片開始不久,就讓假瓦爾特露出真面目,牽著觀眾的心。劇情發展到一定程度,已是敵中有我,我中有敵,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相互交錯,懸念接踵而至,懸疑性愈加濃重。游擊隊不僅要與明處的敵人斗智斗勇,還要與暗處的敵人包括隱藏在自己隊伍里的敵人智斗,進行鋤奸斗爭。在這些復雜的斗爭環境中,顯示著瓦爾特和他的戰友們的智慧與果敢。
影片大量精彩的伏筆,虛虛實實的敵我斗智,不但有力地調度著觀眾對影片的關注力,還使影片留有一些回味處,如影片前面馮·迪特里施對比肖夫說:“他(瓦爾特)就在這一帶活動”,接著是假瓦爾特指揮的游擊隊炸橋行動,而此時觀眾并不知道內情。這里的蒙太奇銜接一箭雙雕,有兩層表意作用,第一層作用是用游擊隊炸橋梁銜接馮·迪特里施的話,讓觀眾對人民力量的存在有一種順暢的自然的感覺,是一種特殊的意蘊性渲染,第二層作用是后來當觀眾知道炸橋竟是馮·迪特里施安排的假瓦爾特所指揮,于是,在前面情節鋪墊的基礎上,增強了情節觀賞的懸念心理。這種呼應式的蒙太奇轉換,并非一處,如后面游擊隊夜襲德軍汽車行動就是緊接吉斯所說“我們的人正在戰斗”,它們首先起到的是一種自然地串聯情節的作用。這些嫻熟的藝術手法運用于不同的影片內容,對于熟悉藝術規律的觀賞者始終具有法則的引力。
影片之所以吸引人還得力于一批著名演員的精彩表演。飾演瓦爾特的日沃伊諾維奇,是南斯拉夫最負盛名的演員之一,他擅演傳奇式的游擊隊員角色,被譽為南斯拉夫銀幕上的一員虎將。飾演謝德的馬爾科維奇,以表演簡練含蓄見長。他在本片中飾演的鐘表匠謝德是一位無比堅定的游擊隊戰士。他是熱愛生活的,但為祖國的解放可以義無反顧地犧牲,他沒有任何激烈的外在動作,卻可以讓觀眾感到他內心涌動著的對祖國的愛和對法西斯的恨,當他要離開這個世界時,看起來仍是那樣平靜。這些優秀演員在《橋》《夜襲機場》等一些同樣精彩的戰爭影片中也有精湛的演藝。中國觀眾對飾演吉斯的演員留·薩馬爾季奇也不陌生,80年代初,他曾因在影片《臨時工》 中的出色表演贏得很多中國觀眾。他的輕松幽默感同樣豐富了這部戰爭驚險片的情緒色彩。
影片在聲畫處理方面屬于平易的生活化風格。似乎一切在不經意中。但影片也不拘泥于此,而是有一定的靈活調度性,又不時突出某個元素,如德軍追捕瓦爾特等人進入一個市場后,只見有許多工匠在默默干活,臉上沒有表情,傳入觀眾耳骨的是一陣陣敲擊銅鐵器皿的轟響聲,響聲的逐漸強化匯成對德占領軍的憤怒聲討。
又如這部影片的攝影也頗有特色,片中交待人物關系、事件情勢的中景、全景比較多,這緣于其內容敘事性基本要求。同時,作為導演藝術構思的最終體現,攝影不僅考慮到各種造型形式的需要,還能夠從戲劇表現因素的需要出發,認真構思前景的運用,使不同形式的前景緊密聯系于內容的表達,成為畫面的有機組成,起到制造迷霧,誘使觀眾入戲等作用。如影片開始,假瓦爾特為了騙得游擊隊方面信任,搞了一次惹人注目的炸橋行動。為進一步掩護假瓦爾特趁機打入游擊隊,德軍黨衛軍瘋狂屠殺南斯拉夫人民,將許多無辜百姓吊死在火車站。瓦爾特就是在這復雜的情勢中出場的。影片為瓦爾特的出場安排了鮮明的有足夠刺激度的畫面前景。他為了搞清這次造成嚴重后果的炸橋活動的真相,裝扮成黨衛軍軍官,到火車站值班室調查情況。這時,絕大多數觀眾和劇中人一樣都不清楚真瓦爾特的面目。觀眾看到的是懸掛在前景的一排被法西斯絞死的群眾的尸體。在這充滿血腥的殘酷氣氛中,觀眾透過畫面前景的尸體看到縱深處走來一名黨衛軍軍官和他的隨從。他們煞有介事地穿過尸體,走向鏡頭。這正是真正的瓦爾特。接著是攝影機移拍,一排尸體從前景漸漸轉為后景。瓦爾特就是這樣以偽裝的身份,在這種令人毛骨悚然的環境中出現。他不僅蒙住了警戒的德寇的眼睛,而且也迷住了觀眾的視線。當他與鐵路值班人員接關系時,觀眾才明了原來這是自己人。影片在這里把懸吊的尸體置于前景,決不僅僅出于構圖和影調表現的需要,而是有意將其作為戲劇內容的一部分。置于前景的尸體,很容易造成觀眾心理上的強度刺激,有助于突出表現法西斯的罪惡和瘋狂,同時又使觀眾從瓦爾特在這個環境中的機智勇敢表現初次領略了他的風采。觀眾的情緒也在這種巧妙的戲劇安排中產生了跌宕。
再如影片出現的兩次全景俯拍,也很有表現意味,一次是以修理鐘表為掩護的地下工作者謝德到清真寺以自己的犧牲為瓦爾特等人報警,當他被德寇的子彈打中后,影片沒有采用慣用的對人物和景物的仰拍方式,以示英雄形象的高大,而是采用大全景、高角度俯拍方式,引導觀眾遙望并聚焦于倒臥地上的謝德,同時出現了象征和平的鴿子在上空飛翔,使鏡頭油生一種格外壯烈感,并且意味深長地表現了對英雄戰士的崇敬、憑吊和悼念。再一次是影片最后那個同影片開始形成照應的場景:觀眾記得,影片開始,為了順利執行“勞費爾行動”計劃,老牌特工、黨衛軍上校馮·迪特里施被派到薩拉熱窩,他的助手上尉比肖夫向他介紹情況時說:“這座城市游擊隊的力量非常強大,領導人叫瓦爾特。但始終沒有抓到。瓦爾特簡直是個幽靈,我甚至懷疑他是否存在?!钡咸乩锸┲更c著周圍微笑著說:“我可不相信鬼,他確實存在,就在這一帶活動。”影片結尾,柏林方面派人來接替馮·迪特里施的職務,并將他押回受審。當被撤職的馮·迪特里施走出辦公室,與押送他的特務走在可以縱觀薩拉熱窩全景的大路上時,面對腳下的城市他忽然清醒了,自語道“太有意思了,我來到薩拉熱窩就尋找瓦爾特,可是找不到?,F在,我要離開了,總算知道了他……”一名押解特務急忙問他:“你知道瓦爾特是誰?馬上告訴我他的真姓名!”馮·迪特里施突然有點激動地說:“我會告訴你的??矗@座城市,它就是瓦爾特!”而影片開始,他也曾指著這座城市對比肖夫說:“他(瓦爾特)確實存在,就在這一帶活動?!比绻f開始他所說的話是在暗指他的特工計劃,而在客觀上起到串聯情節(接著是假瓦爾特的炸橋行動)和某種模糊表意的作用,那么,這一次他無可奈何說出的心里話,則是創作者有意在這句大實話中注人耐人尋味的深意。接著影片似乎是在將馮·迪特里施的主觀鏡頭轉換為客觀群體鏡頭,俯拍薩拉熱窩這座古老城市的全貌,實際上仍是一種主觀鏡頭運用——它引導我們每個觀眾都來“主動”審視深深蘊藏于這座城市中的人民的力量。這力量是有形的也是無形的,瓦爾特作為人民力量的一個具體表現,是有形的,瓦爾特作為人民力量的一個代表,又是無形的??梢哉f薩拉熱窩到處都是瓦爾特,到處都是人民的力量。換句話說,瓦爾特就是薩拉熱窩!瓦爾特就是南斯拉夫人民!是人民在保衛薩拉熱窩,人民在保衛南斯拉夫,而人民是不可戰勝的。
上一篇:《瑞典女王》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下一篇:《甜蜜的生活》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