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馬斯·閔采爾(Thomas Munzer,1489—1525年),十六世紀宗教改革運動的激進改革活動家,德國農民戰爭的組織者和杰出領導人,空想社會主義的先驅者之一。
1489年12月21日,閔采爾生于德國采礦工業中心哈茨山區的施土爾堡城。他出身于一個鑄造錢幣的小手工業者的家庭。據傳,閔采爾的父親死在施土爾堡伯爵的絞刑架上。閔采爾少年時,家庭曾先后遷居埃斯勒本、豪爾勃塔特。1503年,閔采爾14歲時,全家移住到克維德林堡。在克維德林堡,閔采爾進過拉丁文學校。當時,德國“鞋會”斗爭的許多傳說,對閔采爾思想的影響很大。
1506年,閔采爾17歲,他的名字出現在萊比錫大學新生的名冊上。以后,他在法蘭克福大學和美因茨等大學專修過哲學和神學。閔采爾通曉拉丁語、希臘語和希伯萊語,他勤學肯鉆,博覽群書,精通圣經。因成績優異,畢業后獲得了神學學士和文科碩士學位。閔采爾在大學期間酷愛文學。他一方面接受了當時正在流行的人文主義思想,并仿效其風格寫出一些文學作品;但另一方面,他卻認為伊拉斯莫等人的思想過于溫和。他不滿于人文主義者對勞動人民的冷漠,堅決反對胡登的僅只依靠騎士去改革教會的觀念。閔采爾尊敬捷克的胡斯,贊許并宣傳了塔波爾派的思想。閔采爾通常總好把貴族稱為“吸血鬼”。
閔采爾離開大學以后,1513年在哈勒的教區學校任教。1514—1515年,他在埃斯勒本城任教師兼教士。這段時間里,閔采爾為了改革教會,曾組織了一個秘密團體,去反對馬格德堡大主教恩斯特二世。1516年,閔采爾在埃斯列本附近的弗羅澤任女修道院院長。閔采爾決定,在他主持的修道院中作彌撒,不再沿用天主教教義的某些規定。以后,閔采爾在不倫瑞克城的馬蒂尼文科中學當過教師,還在一些地區當過傳教士。
閔采爾中等身材,臉龐粗獷、嚴竣,顴骨凸出。他像貌雖不出眾,衣著也十分樸素,但卻是個知識淵博、平易近人、毅力頑強、很有個性的人。他從當大學生時候起,就有兩個“癖好”。一個是:酷愛買書、讀書。閔采爾常因買書而囊空如洗,或屢欠書商的債務。他不僅搜買古代作家、人文主義者的作品,也收購天主教會和神甫的出版物和各式各樣的小冊子。他是一個狂熱的藏書者。再一個是他喜歡到處游歷,接觸下層人民。年輕的閔采爾,常替窮苦人家出力辦事,代不識字的人寫書信,照料病人。閔采爾結交了很多貧苦農民、平民、礦工、紡織工以及印刷工人為摯友。為了貼補個人的收入,他有時也親自到印刷所去擔任校對工作。閔采爾走遍了幾十座城鎮和數百個農村。許多不相識的人愿留他住宿、同他攀談。閔采爾目睹了人民的饑饉生活,耳聽了群眾的激憤傾訴。他以下層傳教士的身份在群眾中廣泛進行了宗教改革的鼓動和宣傳工作。
1517年,路德發表《九十五條論綱》之初,閔采爾曾是路德的積極擁護者。雖然路德只比他大6歲,但閔采爾卻稱路德為師。閔采爾在維登堡、尤特博格等地,積極支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張。1519年,閔采爾公開地反對圣芳濟教派,并譴責羅馬天主教的教階制度和圣徒崇拜,人們曾把他稱為路德分子。1519年6月底,閔采爾專門到萊比錫大學旁聽了路德同德國著名神學家約翰·艾克的公開辯論。1519—1520年初,閔采爾在威森發斯的北第茨修道院曾專心致志地研究文學。閔采爾由于接受了神秘主義①的影響,他的宗教改革的理論又進一步得到發展。1520年4月以前,閔采爾在對教會和對胡斯學說等問題的認識上,雖然同路德有分歧,但他的觀點和活動基本上是圍繞著宗教改革的范圍,他主要是一個熱衷于改變教會現狀的宗教改革家。以上可以說是閔采爾活動的初期階段。
從1520年4月至1524年8月這段時期里,閔采爾的觀點發生了顯著變化。他從宗教改革活動逐漸走上了廣泛組織和發動社會革命的道路。這時是他實踐活動的中期階段。
1520年4月中旬,閔采爾由于路德等人的推薦,擔任了茨威考城一個教堂的神甫。這個城鎮附近,有著名的銀礦,城內紡織業很發達。城中礦工、紡織工人數眾多,工商業活躍。薩克森選侯把此城稱之為“自己領地上的一顆珍珠”。實際上,茨威考城內富裕的社會上層、礦主等人同礦工行會之間的矛盾是很尖銳的。閔采爾剛到茨威考城進行宗教改革活動時,仍按路德的學說辦事。他還向路德征詢意見和尋求幫助。1520年7月13日,閔采爾在致路德的信中,還把路德稱為“尊敬的朋友中的榜樣和燈塔”。
閔采爾在同茨威考城的礦工、貧苦農民的密切接觸中,他的思想觀點急劇地向前發展和變化了。閔采爾同下層人民站在一起,并把他們看成是上帝的法律和意志的現實執行者。茨威考城中,在尼古拉斯·施托黑領導下的再洗禮派,活動很頻繁。他們主張人在小孩時雖受洗禮,但成年時應再度進行洗禮,并且預言沒有貧富差別的“千年王國”即將到來。閔采爾同再洗禮派建立了密切聯系。他積極幫助再洗禮派提出革命主張。閔采爾常去茨威考城的狗街,因為那里有貧民窟,再洗禮派信徒亦多。他告誡人們:千年天國不能等待,而必須用暴力斗爭才能取得。而再洗禮派則到處給閔采爾提供講壇并安排好活動的地方。閔采爾本人過著清苦生活,幾乎把自己所有的錢都分給窮人使用。窮苦人都愿聽閔采爾的傳教和演說。閔采爾講道: “耶穌就在這個世界上, 他永遠同我們在一起,我們身受的痛苦就是他的痛苦。”還主張: “真正的權威是上帝給人們內心的靈光,而非圣經。”
1521年春,閔采爾在茨威考城建立了“基督徒同盟”,并同再洗禮派發動紡織工匠連續舉行了兩次小規模的未能成功的起義。4月份,茨威考城中反動的富豪們曾編造了一首惡毒攻擊閔采爾的歌謠,咒罵閔采爾是:“黃頭發, 殘忍的漢, 嗜血成性的殺人犯;瘋狂的人,大禍害,小心別叫他瞎搗蛋。”茨威考市政會的雇傭騎兵到處捉人。聞訊即將被逮捕的閔采爾,在4月16日夜離開了茨威考城,先后來到捷克的雅希莫夫和布拉格。雖然在這以前,德國愛爾福特附近一個寺院,曾許以30佛羅林的薪金敦聘過閔采爾去那里當拉丁文教師,但閔采爾還是下決心去親眼看看塔波爾派的故鄉——捷克。
1521年6月23日,閔采爾在布拉格作了一次盛大的布道。隨后在伯利恒小教堂還用拉丁語傳過教,閔采爾把胡斯尊崇為導師和偉大的斗士。閔采爾在布拉格期間,同胡斯派建立了直接聯系。1521年11月,閔采爾在布拉格發表的《告捷克人民書》(又稱《布拉格的呼吁書》)中,第一次系統地表述了自己的政治觀點。閔采爾指出:“那些裝聾作啞的牧師們是在卑鄙地欺騙所有世人。”還說:“在貴國一個新的信徒的教會將要建立起來, 隨后傳至全世界。”他公開提出了“人世間不應當有壓迫和剝削”,號召人們同“反對真理的強大敵人作斗爭”,“在不久的將來,政權將永遠轉歸人民。”閔采爾表示自己是塔波爾派的繼承人。他號召農民起義,并說捷克的行動是各國斗爭的信號。
閔采爾因為他的《呼吁書》問題, 被捷克當局稱為“德國邪說者”,不準他在布拉格居留。1521年圣誕節時,閔采爾返抵德國的哈勒城繼續自己的工作。1522年初,閔采爾到阿爾斯特德小城鎮再當神甫。在這里, 閔采爾得到銅礦礦工和貧苦農民的熱情支持。這年冬末,閔采爾同修女奧蒂麗雅結婚。他倆志同道合,都渴望變革社會,又都能過艱苦生活。奧蒂麗雅把家務管理得井井有條,后來有了兩個孩子。
在阿爾斯特德城,閔采爾于1523年復活節前夕,到薩克特人居住區的教堂當神甫。該地靠近曼斯菲爾德礦區,閔采爾的有關信仰、圣禮、教會改革的文章以及政治論著,多半是在這里完成的。計有:《論德國教會禮拜儀式》、《德國福音會彌撒》、《抗議或保護……關于真正基督徒的信仰和洗禮的開端》、《關于書本上的信仰》和《虛假信仰的真正出路》。閔采爾還草擬過一份題為《捍衛的動機》的演說稿。 閔采爾把一些拉丁文圣詩譯成德語, 還編寫圣詩,加配樂譜。他認真地進行了激進的宗教改革活動,在傳教和舉行禮拜儀式時不用拉丁文,舉行圣餐禮時不分僧俗,所有的人都領到面包和酒。閔采爾公開抨擊了天主教會的一些傳統觀點。他認為天主教宣揚的“贖罪”說,是給“破房子刷白粉”,主張“破房子應當拆掉重建新的,不能刷白粉”。閔采爾曾試圖勸說一部分諸侯和薩克森選侯的官員們在接受宗教改革的原則的基礎上,同人民結成同盟以反對他稱之為“反基督”的貴族并維護他的傳教。他動員過薩克森諸侯同人民用刀劍“去驅除妨害福音的惡魔”、“拆毀他們的祭壇,打碎他們的柱象,用火焚燒他們的偶像”。閔采爾鑒于對諸侯的要求并無結果和人民斗爭情緒的日益高漲,為了發揚“基督徒統一”的思想,乃在各地被壓迫的群眾中廣泛組成了秘密團體——“基督教同盟”(又稱“上帝的選民同盟”)。閔采爾寫的革命小冊子在各處印發,“千年天國”的革命學說廣為流傳。他還派人到各處發動斗爭。
閔采爾同路德的觀點的分歧更加明朗化。自從1520年8月至10月間,路德發表了他的三篇著名文章,強調“信仰得救”等原則,特別是1521年路德投靠諸侯以后,閔采爾便同路德分道揚鑣了。閔采爾指出:信仰就是理性,它存在于人們的“心臟、皮膚、毛發、骨骼、腦髓、精力之中”,“真正的圣經”即是理性。閔采爾否認圣經是唯一無誤的啟示。路德同反動勢力一道對閔采爾進行圍剿。路德咒罵閔采爾是“魔鬼”和“阿爾斯特德的妖怪”,是“撒旦魔王的工具”, 公開要求薩克森選侯鎮壓閔采爾。面對路德的誣蔑攻擊, 閔采爾也揭露路德是“說謊博士”,是“維登堡的行尸走肉”,指出路德充當了諸侯的奴仆。
閔采爾于1524年8月初離開阿爾斯特德城到達帝國直轄市繆爾豪森。從這時直到1525年5月閔采爾英勇犧牲以前,是他一生中活動的后期階段。這時他的思想觀點更加系統化,他親身直接組織和發動了偉大的德國農民戰爭。
閔采爾的哲學思想的核心是泛神論。他反對蒙昧主義和盲目信仰。他主張不能盲從僧侶的說教并否認生命之外有所謂天堂、地獄和魔鬼。他甚至說人人皆有理性,從自己的理性中領悟啟示,便能聽到上帝的聲音,升入天堂。閔采爾還提出了“基督同我們一樣也是人,他只是先知和師表而已。”他猛烈抨擊了天主教會的陳腐教條。
閔采爾的政治綱領是要求立即在地上建立“千年天國”,這是閔采爾革命學說的目標和中心。恩格斯指出:“閔采爾所了解的天國不是別的,只不過是沒有階級差別,沒有私有財產,沒有高高在上和社會成員作對的國家政權的一種社會而已。”①閔采爾尖銳地揭露了剝削和財產不平等的罪惡。他指出諸侯、貴族不但強占土地、房屋和工具,而且“隨意霸占:水中的魚、空中的鳥、田野中的植物……破壞、搶劫窮苦的農民、工匠和整個世界。”閔采爾反對私有制的言論亦很突出。他主張: 財產應共同分配,“政權應當交給普通人民”。
閔采爾的觀點中最激進之處是,他主張把宗教改革同社會變革結合起來,用“大震蕩”(“大打擊”)的暴力方法,敲碎現實社會“這個破盆爛罐”!
閔采爾在繆爾豪森住了不到兩個月。他在印發的小冊子中號召說:“不敬上帝的強悍暴君一定滅亡”“卑賤的人將要翻身”。閔采爾在該城勞動群眾中建立過一個“上帝的永久契約”的臨時性組織。由于他參加了城市平民的起義活動,在9月27日被城市當局驅逐。這時,偉大的德國農民戰爭業已爆發。閔采爾最先到達紐倫堡,又往薩克森、圖林根、法蘭克尼亞、士瓦本直到阿爾薩斯以及瑞士邊境。閔采爾在德國各地奔波,傳播他的教義,到處駁斥和清除路德與梅蘭希通等人的錯誤影響,廣泛發動武裝起義。他把德國西南部最先變成革命斗爭的中心地區。各地革命的牧師或起義的組織者、領導人大多數是閔采爾的學生或信徒。這些最堅決的閔采爾派,通過“基督教同盟”聯系和發動群眾。起義的一些領袖,如:瓦爾茨胡特的胡布馬伊埃、蘇黎世的康拉德·格雷貝爾、格利森的弗蘭茨·拉布曼,梅明根的沙佩勒爾、萊普海姆的雅科布·韋茨等人都是在閔采爾的直接、間接影響下投入暴力斗爭的。
在閔采爾的影響下,士瓦本地區的農民起義軍于1524年冬提出了《書簡》,作為各地起義斗爭的基本綱領。這是受苦人要求擺脫壓榨,推翻反動統治,由普通人掌握政權的革命主張。閔采爾五個月的西南德之行,對于德國農民戰爭的全面爆發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閔采爾在格利森渡過冬天以后,鑒于德國中部起義浪潮的高漲,他在1525年2月中旬回到了繆爾豪森城。這年春天,他親自指揮了圖林根和薩克森地區的農民戰爭。
1525年3月17日,繆爾豪森的城市平民、礦工和農民推翻了城市貴族的統治, 建立了起義群眾自己的革命政權——“永久市政會”。這個政權的實際領導人是閔采爾及其助手普法伊費爾。起義隊伍奪取了修道院、領主的莊園,宣布人們普遍的平等,所有領主的土地和財產交由農民平均分配,財產公有,舊官廳應統統廢除,人們被迫同領主訂的任何契約均作廢。不久,整個圖林根和薩克森地區到處都爆發起義。繆爾豪森成為1525年春德國起義斗爭的中心。4月底,貴族拚湊的鎮壓軍開來。反動首領黑森邦伯菲力浦誣蔑說:“繆爾豪森是一切沖突、不滿的基礎和發源地,所有叛亂象泉水一樣從那里涌出。”從這段反面的話里,也證明了繆爾豪森城革命影響的重要。
閔采爾面對強大的反動勢力,他特別注意加強起義農民、平民同工人之間的聯系。他廣派密使分赴各地,敦促分散的起義隊伍聯合起來共同對敵。1525年5月,他專門向礦工寫信,呼吁他們同農民一道起義,主張“鄉間城市要一齊動手,特別是礦場上的工人們!”閔采爾在繆爾豪森城內還加強了對居民的軍事訓練,把許多教堂改成火藥庫,將圣芳濟派修道院變為槍械修造所。閔采爾組成了一支8,000人的起義隊伍,同鎮壓軍英勇搏斗。
閔采爾總是在前線親自指揮起義軍,但他沒有軍事經驗,起義軍又缺乏武器裝備,很難抵御諸侯軍隊的進犯。1525年5月16日,在弗蘭肯豪森附近,閔采爾的起義軍被占絕對優勢的諸侯軍隊包圍,經過浴血奮戰,5,000名起義戰士英勇犧牲,農民軍遭到決定性的失敗。此役中閔采爾的頭部負重傷,不幸被俘,受盡酷刑拷問,他堅貞不屈。對于閔采爾的寧折不彎、視死如歸的精神,諸侯驚呆地狂叫說閔采爾是“魔鬼附了體”和“執迷不悟”。1525年5月27日清晨,閔采爾面對行刑的劊子手,他仍發出鏗鏘有力的聲音說:“懺悔?決不!”“世界上的一切都應當歸公!”“千年天國一定會實現!”杰出的德國農民戰爭領袖閔采爾就這樣壯烈犧牲了,這年他僅36歲。
閔采爾的戰斗精神,鼓舞了各國人民的斗爭。閔采爾的著作,長期被羅馬教皇列進禁書目錄。恩格斯對閔采爾的有關論述是很精辟的,這就是“閔采爾的宗教哲學接近無神論”,“他的政治綱領也接近于共產主義。”①閔采爾的學說是革命的,但卻超越了社會條件和歷史階段。“要實現他的理想,不僅當時的運動,連他所處的整個世紀也都不夠成熟。”“他所幻想的社會變革,在當時的物質條件中過于缺乏基礎,甚至這些物質條件正在準備著的一種社會制度和他所夢想的社會制度是剛剛相反的。”②
上一篇:門羅
下一篇:阿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