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周永才 【本書體例】
【原文】:
山有扶蘇(1),隰有荷華(2)。不見子都(3),乃見狂且(4)。
山有橋松(5),隰有游龍(6)。不見子充(7),乃見狡童。
【鑒賞】:
這是一首歌唱愛情的詩,它以戲謔方式表達了少女對少男的傾慕之情。朱熹說這首詩是“男女戲謔之詞”(《詩序辨說》)是十分正確的。歌詩大意是:山上有枝枒四布的大樹,水洼開著鮮艷瑰麗的荷花。我怎么就打不著象子都那樣飄逸瀟灑的美男子,偏偏就碰上了你這個瘋瘋顛顛的大傻瓜。山上的松樹高大、挺拔,水洼有枝葉舒展的紅草花。我怎么就找不著象子充那樣誠信充實的美男子,偏偏就碰上了你這個狡猾的小冤家。語言風趣,俏罵聲中見深情。
全詩二章,以俏罵之詞,從不同側面,表達了少女對少男執著而又熱烈的愛。前章,以子都寫心中戀人容貌之美。詩以草木起興,用枝枒繁密紛披的大樹喻男子的高大壯美,用亭亭玉立的荷花自喻容貌的嬌艷。山之有樹,隰之有花,兩兩相對,引起所詠之事。姑娘盡情地戲謔:“不見子都,乃見狂且。”詩言“不見子都”是反語,分明同心愛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說是“不見”呢?“狂且”,表明男子的愛達到狂顛的程度,甚至顯得笨手笨腳,反語出之,形罵而實愛。后章,以子充寫心中戀人性情之美。詩歌仍以草木起興,用松樹的堅強、挺拔比喻男子內在品質的高尚,用紅草枝葉的舒展自喻柔情的甜美。山有喬松,隰有紅草,草木相對,別具一番情韻。姑娘愛猶不及,那能開頭斥罵?“不見子充,乃見狡童”,實為反語。詩言“不見子充”,恰恰說明見到了心上的良人。狡童,也不是貶斥之詞,以反語出之,表明姑娘非常欣賞戀人心性機敏過人。前后兩章,一則敷華,一則斂實,姑娘心目中的偶像真是完美無缺。
這首詩比興得體,以反語表達深摯、熱烈的愛,強調詼諧輕松,富有濃郁的生活情趣,不失為一首好詩。
上一篇:《堯戒》原文與鑒賞
下一篇:《山有樞》原文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