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其一)·楊廣
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
流波將月去,潮水共星來。
《春江花月夜》,這個題目你大概是太熟悉了,這不是初唐張若虛的名篇么?楊廣這個名字,你自然也是熟知的,那不就是昏君隋煬帝么?這二者結合在一起,你或許驚怪了吧?其實,《春江花月夜》是陳朝已有之的樂府吳聲歌曲,并非若虛的首創;楊廣昏則昏矣,其詩卻頗能為初唐之先聲。這,你還不甚了了吧?那么,就請你暫時忘卻若虛那首青春的歌唱,也姑且不去想隋末的昏暴統治,而只顧專心來欣賞本詩的闊大精工之妙,再看看作為詩人的楊廣,到底有何等樣的詩才。
楊廣的《春江花月夜》共二首,這里選第一首。這是日落后的長江,經過了一天的潮漲潮落,它終于等侯到了夜晚休憩的時刻。只見它平平地展開了江面,任憑一江春水緩緩地淌去,不想再起伏動蕩了。春天夜晚的溫煦,真能感染萬物,連長江也象個春夜困慵的少女,伸長了纖長的腰肢,睡得是那樣的溫馴、柔和、安寧,全沒了白日那掀波作浪的蛟龍姿態。在這波平浪息之時,兩岸的千樹李花萬株桃,本來最嫌江水的喧鬧,最盼寧靜的夜分,如今卻也不愿讓春夜就這么冷落下去,都張開了花瓣、吐露出花蕊、散發出花香,仿佛要用花朵開放時的微微瑟瑟之聲,去叩擊那厚厚的寂寞無聲之壁……
春花對春夜的多情總不會虛擲,春夜也不曾辜負春花的美意。漸漸地,當花兒開到一朵朵飽滿的時分,輕逸的花香終于聚成了一陣芳氛,緩緩地拂散了江面上的沉沉夜氣。披著一身星光月色的長江,在春睡中呼吸到了芳香的氣息,懶懶地動了動久睡的身姿。雖說是漫不經意的一動,可到底是長江在欠伸,頓時便蕩起了水波、生起了浪潮。波潮帶動了本來穩穩地鑲綴在靜靜水面上的星月倒影,只見這些晶光閃爍的倩影忽而隨著水波涌向前方,擠成一個大亮點;忽而這個大亮點又被潮水倒推回來,散成無數道流光。這是一個絢麗而又奇異的幻境、一個開闊而又壯觀的畫面:明月和群星不再高拱在夜空,卻成了流動在水上的精靈,它們從潮水中誕生、在流波中消融;如此來來去去、循環往復、生生不息,長江剛才還只是明珠綴袍,轉瞬已是遍體銀光飛舞了!
如此溫情的春天、如此明凈的江水、如此繁多的花樹、如此蕩漾的星月、如此燦爛的夜色,你該不再疑惑了吧:原來在張若虛之前,也曾有過一個別具妙境的春江花月夜。當然,你又該添出新的疑惑了:那昏君以詩人面目出現時,為何卻半點也不昏?
上一篇:明余慶《從軍行》邊塞軍旅戰爭詩作
下一篇:北朝民歌《敕勒歌》草原詩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