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鄭風》
名句: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導讀】
本篇選自《詩經·鄭風》,是春秋時期鄭國(大約在今河南新鄭)的一首民歌。這是描寫一位女子思念情人的詩。她苦于相思難遣而又未見到情人,不禁產生抱怨的情緒,詩歌將這種心情描繪得很生動。詩中那種親昵埋怨的口吻頗能傳達這位女子對情人又愛又怨的心情。
【原詩】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②。
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③?
青青子佩④,悠悠我思。
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⑤,在城闕兮⑥。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注釋】
①子:男子的美稱。衿(jīn):同“襟”,衣領。②悠悠:憂思的樣子。③嗣(sì):寄,傳。④佩:指佩玉的綬帶。⑤挑兮達(tà)兮:來來去去的樣子。⑥城闕:城郭正面夾門兩旁的樓。
【譯詩】
你那衣領上的顏色青青,
長時間地記掛在我的心。
就算我一時沒有去會你,
為啥你就不給我來封信?
你佩玉的綬帶顏色青青,
長時間地記掛在我的心。
就算我一時沒有去會你,
為什么你就不會將我尋?
來來往往走來走去不停,
在城上等你等得好傷心。
我才一天沒有見你的面,
好像三個月沒有見到你。
【賞析】
《子衿》這首詩抒寫了一個女子在城樓上等候她的戀人,久等未至,所產生的刻骨相思及至悵然幽怨的煩亂情緒。
全詩三章,前兩章以“我”的口氣自述懷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戀人的衣飾借代戀人。對方的衣飾給她留下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見其相思縈懷之情之深。如今因某種原因不能前去赴約,只好等戀人過來相會,可望穿秋水,不見戀人的影子,濃濃的愛意不由得轉化為惆悵與幽怨:縱然我沒有去找你,你為何就不能捎個音信來?縱然我沒有去找你,你為何就不能主動前來?第三章點明地點,寫女主人公在城樓上因久候戀人不至而心煩意亂,來來回回地走個不停,覺得雖然只有一天不見面,卻好像分別了三個月那么漫長。
詩中除采用《詩經》慣用的重章疊句、一唱三嘆的手法外,使用了倒敘的寫法,以女主人公回憶與戀人幾次約會未成的經過,烘托了情感的氣氛。尤其突出的是使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寫,將女性特有的“越愛越怨,越怨越愛”的情感描摹得極其細微生動。通過對女主人公細膩的心理描寫,將她望穿秋水、音信全無、從急切到埋怨,再到無可奈何的哀嘆的整個心理過程展現了出來。《子衿》篇出色的心理描寫,對后世詩歌和言情小說中的心理描寫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上一篇:《《詩經·邶風》靜女》注釋、翻譯、賞析
下一篇:《《詩經·魏風》伐檀》注釋、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