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的一種,又叫隱喻,即不明顯的比喻。本體、喻體同時出現,而又不露比喻形跡,但語意又比明喻堅決、肯定。常用判斷詞“是”作比喻詞,聯接本體和喻體。如: “我是劍,/我是火焰。/黑暗中我照耀著你們,/戰斗開始時,/我奮勇當先/走在隊伍的最前列?!?(海涅: 《頌歌》)這是用比喻詞的暗喻;還有一種不用比喻詞的暗喻,這其中又分兩種:一種是本體作喻體的復指成分,如:“母親祖國啊,該自豪”;另一種則是本體和喻體分別成為定語和中心詞,如: “那紅領巾的春苗啊”,“那白發的積雪呵”。
比喻的一種,又叫隱喻,即不明顯的比喻。本體、喻體同時出現,而又不露比喻形跡,但語意又比明喻堅決、肯定。常用判斷詞“是”作比喻詞,聯接本體和喻體。如: “我是劍,/我是火焰。/黑暗中我照耀著你們,/戰斗開始時,/我奮勇當先/走在隊伍的最前列?!?(海涅: 《頌歌》)這是用比喻詞的暗喻;還有一種不用比喻詞的暗喻,這其中又分兩種:一種是本體作喻體的復指成分,如:“母親祖國啊,該自豪”;另一種則是本體和喻體分別成為定語和中心詞,如: “那紅領巾的春苗啊”,“那白發的積雪呵”。
上一篇:明喻的詩歌的表現手法
下一篇:什么是朗誦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