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詩七絕《王禹偁·清明》詩詞賞析
王禹偁〔一〕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二〕。
昨日鄰家乞新火〔三〕,曉窗分與讀書燈。
〔一〕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濟州鉅野(今山東巨野)人。太宗太平興國八年(983)進士,授成武縣主簿。真宗即位,知制誥。咸平元年(998)預修《太祖實錄》,直筆犯諱,降知黃州。有《小畜集》三十卷、《小畜外集》二十卷(今殘存卷六至卷十三等八卷)。作者一作魏野。魏野(960—1019),字仲先,陜州陜(今河南陜縣)人,北宋詩人。不求聞達,曾隱于陜州東郊,手植竹木,鑿土為洞,稱“樂天洞”,洞前自筑草堂,終日彈琴賦詩,號草堂居士。宋真宗聞其名,遣使往召之,他抱琴越墻而逃。后無疾而卒,詔贈秘書省著作郎。他善于作詩,內容多反映山中隱居生活的情趣,其詩據事直書,平易質樸,多警策句。有《草堂集》十卷,后其子魏閑重編為《巨鹿東觀集》七卷。
〔二〕野僧:長期漂流在外的和尚。
〔三〕新火:清明節前一日寒食,據傳春秋時介之推隨晉公子重耳出亡十九年,后重耳回國為君,介之推不求官俸,母子隱居綿山(今山西介休)。重耳求之不得,焚山逼之,介之推拒不出山,被燒死。后人為了紀念他,冬至后一百五日禁煙冷食,寒食節后新生的火種稱為新火。
【點評】這首詩以清明佳節為背景,在他人插柳賞花、踏青飲酒之時,詩人卻像山僧一樣過著蕭條冷清的日子,新乞得火種,便挑燈夜讀,直到拂曉。全詩運用襯托、對比手法,描繪出清貧寒士發奮攻讀的情形。謝維新《古今合璧事類備要》卷十六認為作者是魏野,《宋詩紀事》卷十從之。
上一篇:千家詩七絕《王駕·社日》詩詞賞析
下一篇:千家詩七絕《杜牧·清明》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