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匝
[定義] 盡數(shù)列舉同一個范疇的時間詞語或方位詞語,來表示事物或行為的普遍或周全的一種修辭方式。參見金韋《關(guān)于“周匝”的修辭方法》(《學術(shù)研究》1979年第2期)。
[例釋] 根據(jù)周匝的對象,可將其分為時間和方位兩類:
(1)時間周匝。即對同一個范疇的時間詞語盡數(shù)列舉陳述。
例1:春耕夏耘,秋獲冬臧,伐薪樵,治官府,給繇役,春不得避風塵,夏不得避暑熱,秋不得避陰雨,冬不得避寒凍,四時之間,亡日休息。(晁錯《論貴粟疏》)
例2:正月百花云里開,/二月杏花送春來,/三月桃花紅似火,/四月蘆花就地開,/五月梔子心里黃,/六月荷花滿池塘,/七月菱花鋪水面,/八月桂花滿村香,/九月菊花黃似錦,/十月橘子樹上黃,/十一月雪花滿天飛,/十二月梅花不怕寒。(《童謠選·十二月花》)
例1列數(shù)四季之詞“春”、“夏”、“秋”、“冬”,說明百姓一年四季都生活在窮困中,沒有休養(yǎng)空閑之日。例2對十二個月份逐一列舉陳述,表明一年到頭都有美麗的景色。
(2)方位周匝。即對同一個范疇的方位詞語盡數(shù)列舉陳述。
例3:大王之國,西有巴、蜀、漢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東有殽、函之固。(《戰(zhàn)國策·秦策》)
例4:山右有枯槁了的梧桐,/山左有消歇了的醴泉,/山前有浩茫茫的大海,/山后有陰莽莽的平原,/山上是寒風凜冽的冰天。(郭沫若《鳳凰涅槃》)
例3列盡四個基本方位詞“西”、“北”、“南”、“東”各自的有利地形和物產(chǎn)條件,展示了秦國在地理位置和物產(chǎn)資源上的絕對優(yōu)勢,欲以此說服秦王分化六國,稱霸天下;例4列盡“山”在“鳳凰”眼前的五個位置所呈現(xiàn)的滿目蕭條和荒涼,以此象征舊中國到處是黑暗和衰敗的殘酷現(xiàn)實。
周匝的形式特征是同一個范疇的時間詞或方位詞的詳盡鋪敘,它表現(xiàn)了話語或文本的主題意義,即某一事物或行為的普遍性意義;其語用功能在于,它能夠加強語氣,增強語勢,渲染某種氣氛或情緒,以感染和吸引接受者,且便于記憶和傳誦。
上一篇:漢語修辭手法系列「什么是轉(zhuǎn)換」
下一篇:漢語修辭手法系列「什么是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