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會
[定義] 在對話中由于說話人文化水平低或者不了解詞語的意義要素諸原因,造成臨時誤解,從而產生語言效果的一種修辭方式。又稱誤解。
[例釋]
例1:鞋童顯然是個新手,他把一位顧客的皮鞋擦得簡直像個花臉。
”你怎么搞的?”顧客非常惱火,”從頭擦起,否則一分錢也別想要!”
”可我,可我,”鞋童哭喪著臉說,”我太矮了,夠不著您的頭啊!”(《漫畫與幽默》,《知音》2004年8月海外版)
例1”從頭”是多義的,顧客的意思是”重新(做)”,被鞋童誤解為”從腦袋”擦起,從誤解的原因分析,顯然是鞋童年紀小、文化水平低造成了語言溝通上的誤會,由此產生出喜劇般的效果來。
例2:我去一家復印店復印身份證,結果發(fā)現錢包里除了幾張一百元的大鈔外,一點零錢也沒有。我對店里的小姑娘解釋說:”我想復印,不過我只有一百元的大鈔,不知你們給不給印啊?”小姑娘擺著手說:”不行不行!我們有規(guī)定,不允許復印人民幣,你有身份證也不行!”(《漫畫與幽默》,《讀者》2005年精華本)
例2顧客”我”想復印身份證,可是沒零錢,只有一百元大鈔,在向店里小姑娘解釋過程中,被誤解為拿著身份證要求復印一百元人民幣,自然遭到拒絕。兩人對話越鄭重其事,就越產生啞然失笑的修辭效果。
[辨析1] 錯會與別解。兩者都有對他人的話語理解錯誤的特點。區(qū)別是:
錯會一般是由于說話人文化水平低等原因而錯誤地理解了別人話語的意思,但它是無意的、不自覺中造成的。別解是為了達到幽默或諷刺的修辭效果,有意地、自覺地歪曲別人的話語。
[辨析2] 錯會與曲說。見”曲說”條。
[辨析3] 錯會與轉換。見”轉換”條。
上一篇:漢語修辭手法系列「什么是存真」
下一篇:漢語修辭手法系列「什么是錯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