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真
[定義] 在對話的語境里,描寫談話者的口氣、神態以及用語特點的一種修辭方式。存真,是楊樹達先生提出來的詞句修辭方式。
[例釋] 存真可分為兩類。
(1)語氣。如實地記錄和描寫說話者口吃、吞吞吐吐或被岔斷等說話情景。
例1:昌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雖欲廢太子,臣期……期……不奉詔。”(司馬遷《史記·張蒼列傳》)
例1中的“期……期……”把周昌因口吃而結結巴巴的語態、語氣十分逼真地描繪出來,以存其真。
例2:“你……下班了?”更讓我受寵若驚的是,這天,方太太居然還主動和我打起了招呼。
“是,是,我下、下班了,你,你上、上班去呀?”激動使我的語氣情不自禁地結結巴巴起來,同時,我還想努力地尋找一下方太太那兩只兔子眼般的鼻孔何以突然消失的原因。(湯雄《方太太的鼻孔》,《2002年中國微型小說精選》)
例2中的方太太,在丈夫節節攀升的時候,連答理鄰居一聲問好都不屑一顧,今兒居然主動向鄰居(文中的“我”)打招呼,難怪“我”一時難以適應,這“是,是,我下、下班了,你,你上、上班去呀”,把“我”在毫無思想準備下的慌亂、詞不達意、支支吾吾的語態、神情照實錄來,描繪得活靈活現。
(2)語辭。真實地記述和展示人物的語言特點、性格特征、說話情景。
例3:“夥頤!涉之為王沈沈者!”(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家》)
例3是記述同陳涉一起種地的農民見到陳涉稱王時說的話,意思是“啊喲!陳涉做大王真夠闊氣啊!”真實生動地展示了這位農民的驚嘆的語氣和驚奇的心情,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例4:傻根真是有點火了,說你傻不傻?匯費要幾百塊,能買一頭牛,我干嗎要花這冤枉錢?就緊緊抱住帆布包。傻根的聲音像吵架,所有的人都轉頭。民工就有些窘,趕忙說你小點聲,當心露了馬腳。傻根氣得笑起來,聲音更大說什么露了馬腳!我就不喜歡你們這些小男人,嘀嘀咕咕。我這錢不是偷的搶的,是我在大沙漠干了五年的工錢,露了馬腳又怎的?哈!怕人搶?喂喂——傻根把臉轉向站臺上幾十個等車的人,放開嗓子喊,說你們誰是劫賊?站出來讓我瞧瞧。幾十個人面面相覷,沒人搭理。(趙文夫《天下無賊》)
例4傻根身揣五年工錢六萬元,居然不怕露富,無憂無慮地扯著嗓子大喊大叫,好讓天下人都知道他帆布包內有大筆錢;他批評那些勸他把錢匯走的民工是“小男人,嘀嘀咕咕”,竟責問他們“你傻不傻”、“什么露了馬腳”;他根本不相信天下有劫賊,還“喂喂”地放開嗓子叫劫賊站出來給他瞧瞧。通過上面一段文字的描述,把傻根的天真而冒傻氣的性格、率直而淳樸的品性,展露得極為生動逼真。由于作者抓住這些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語言加以存真,傻根這個人物給人過目不忘的深刻印象。
[辨析1] 存真與飛白。都有如實地記錄或援引語言文字的一面。區別是:
(1)存真沒有主觀上的故意,其如實的記錄,為的是以存其真;飛白是明知有錯而故意如實地記錄或援引,其如實的記錄,主要是起到幽默、詼諧或諷刺的效果。
(2)存真的范圍小,飛白的范圍大得多,不僅包括故意仿效字的讀音、寫法的錯誤,還包括故意仿效用詞、造句、邏輯的錯誤以及多種錯誤的綜合。
[辨析2] 存真與語滯。都是實錄型話語。區別是:
(1)存真實錄的多為直接增加表現力的修辭話語;語滯實錄的多為有負性交際效果的話語。
(2)存真可以是表達者的自覺行為,也可以是不自覺的行為;語滯限于表達者的自覺行為。
上一篇:漢語修辭手法系列「什么是舛互」
下一篇:漢語修辭手法系列「什么是錯會」